一株野生裂褶菌的分离鉴定和驯化培养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波

作者: 孙波;周洪英;赵会长;王卓仁;刘启燕;吴洪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裂褶菌;分离;鉴定;驯化;培养

期刊名称: 食用菌

ISSN: 1000-8357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20-21,27

摘要: 采用孢子分离法分离培养一株野生裂褶菌,得到纯培养菌株,并采用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分析,将其鉴定为Schizophyllum commune。用桑枝屑培养基,26℃接续培养该菌株,随着转接次数的增加,菌丝逐渐浓密,生长速度呈加快趋势,最终(培养7代)菌丝生长速度为7.0~7.3 mm/d。驯化7代后的菌株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26℃、150 r/min摇床培养10 d后菌丝体生物量达17.3 g/L。驯化培养的菌株接种培养料袋,菌丝培养30~35 d满袋,再培养7~10 d出菇,生物学效率为16.8%。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罗军荣,余群英,刘霄卉,高华,武志红,周艳喜,周建华,马学恩. 2009

[2]日本三角涡虫全能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王秀革,刘旭东,于倩,黄金明,王长法,袁金铎. 2013

[3]橘色双冠丽鱼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宋红梅,周康奇,田雪,汪学杰,刘超,刘奕,牟希东,胡隐昌. 2021

[4]北京油鸡肺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田少囡,侯玲玲,关伟军,马月辉. 2011

[5]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分离与培养. 刘海军. 2001

[6]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培养特性研究. 田凡,朱国胜,桂阳,白新祥. 2012

[7]茶炭疽病菌的分离、培养及PCR检测. 李静,王沅江. 2009

[8]草莓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于红梅,赵密珍,王静,孟宪风. 2013

[9]猪骨髓源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江珊,虞凌雪,于海,姜一峰,李国新,刘长龙,周艳君,高飞,赵款,张玉娇,曹云雷,白渊哲,童光志. 2022

[10]园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应用. 赵维峰,孙光明,李绍鹏,杨小环,李茂富. 2004

[11]白茶树菇菌丝分离及菌种配方试验. 韦仕岩,吴圣进,陈振妮,陈丽新,王灿琴. 2003

[12]海南栽培铁皮石斛菌根真菌的初步培养. 姜殿强,王丹萍,任军方,杨珺,云勇. 2015

[13]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杨润军,李青旺,许尚忠,高雪,姬爱国. 2008

[14]牛表皮祖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 黄林生,侯玲玲,李向臣,关伟军,马月辉. 2011

[15]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吴曙限,孙健,刘西梅,刘中华,孙世铎,乔宪凤,肖红卫,郑新民. 2009

[16]精原干细胞移植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刘玲,朱化彬,王琛,郝海生,赵学明,冯荣,杜卫华,秦彤,刘岩,王栋. 2012

[17]稻瘟病菌分离及保存方法研究. 金晓春,李志新,张海生,李晓方. 2008

[18]猪成纤维细胞的简易分离培养. 刘西梅,华再东,任红艳,肖红卫,李莉,华文君,张立苹,毕延震. 2017

[19]家禽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 王颖,岳文斌,陈丽娜,张艳艳,关伟军. 2006

[20]鸭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单艳菊,束婧婷,宋迟,胡艳,朱春红,李慧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