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在两种载体中的释放规律及引诱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冉冉

作者: 孙冉冉;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张立猛;吕要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聚集信息素;橡胶塞;PVC管;释放模式;诱集效果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81-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应用蓟马聚集信息素是蓟马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旨在明确载体中西花蓟马聚集信息素2种组分(S)-2-甲基丁酸橙花酯和(R)-乙酸薰衣草酯的释放规律,为开发有效的诱芯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室内测定2种载体中2种组分连续7 d的释放速率,并测定2种组分最佳配比时,2种组分的释放比值;通过田间诱集试验,比较2种载体诱芯的田间诱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橡胶塞和PVC管2种载体中2种组分的释放规律相反。相同剂量下,橡胶塞中(S)-2-甲基丁酸橙花酯的释放速率高于PVC管中释放速率,而橡胶塞中(R)-乙酸薰衣草酯的释放速率低于PVC管中释放速率。当(S)-2-甲基丁酸橙花酯和(R)-乙酸薰衣草酯8︰1混合加入载体时,橡胶塞中2种组分2-7d的释放比值在5.84-19.24之间,与西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的释放比值相似。而PVC管中2种组分2-7 d的释放比值相对稳定,维持在4左右。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当中(S)-2-甲基丁酸橙花酯和(R)-乙酸薰衣草酯比例为8︰1时,橡胶塞载体诱芯的诱集效果优于PVC管载体诱芯。【结论】橡胶塞是西花蓟马聚集信息素释放的合适载体。另外,由于PVC管中2种组分释放比值相对稳定,优化加样比例后其也可作为聚集信息素释放的候选载体。

分类号: S433.89

  • 相关文献

[1]克氏原螯虾对2种材质洞穴的选择和空间分布研究. 骆磊,黄建华,刘栋梁,谭理琦,江世贵,周发林,姜松,杨其彬,杨丽诗. 2019

[2]克氏原螯虾对2种材质洞穴的选择和空间分布研究. 骆磊,黄建华,刘栋梁,谭理琦,江世贵,周发林,姜松,杨其彬,杨丽诗. 2019

[3]缓释肥料的概念及发展前景探索. 李勃. 2006

[4]棉花专用缓释包裹复合肥的田间试验比较. 徐道青,郑曙峰,唐胜,路曦结,朱加保,许晓斌. 2004

[5]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李晓维,罗雪君,王丽坤,章金明,张治军,黄俊,吴建辉,吕要斌. 2019

[6]载体中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的释放速率测定及其储藏温度筛选. 李晓维,孙冉冉,章金明,张治军,张立猛,吕要斌. 2020

[7]天牛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胡发广,毕晓菲,付兴飞,李贵平,李亚男,吕玉兰,黄家雄. 2020

[8]12种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 陈青,梁晓,伍春玲,陈谦,张哲. 2019

[9]华北大黑鳃金龟聚集信息素的分离鉴定及其引诱效果. 李建一,曹雅忠,尹姣,兰建强,李克斌. 2018

[10]昆虫聚集信息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张鑫鑫,房迟琴,尹姣,张帅,李克斌. 2015

[11]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应用. 黄山春,马子龙,覃伟权,李朝绪,余凤玉,韩超文. 2008

[12]大豆害虫点蜂缘蝽防治研究进展. 魏然,于晓光,李阳,崔杰印,吴俊彦,位昕禹,崔少彬,陈祥金. 2023

[13]椰树犀牛甲虫聚集信息素的简易合成. 乐俊明,陈鹰,丁映. 2005

[14]松材线虫病疫区红松林鞘翅目昆虫种类及松六齿小蠹扬飞规律. 王建军,曹传旺,栾庆书,王琴,周志权,姜旭,王敬贤,姜生伟. 2022

[15]云杉八齿小蠹生态学研究进展. 孙晓玲,程彬,高长启,董长春,鹿永斌,赵理文. 2007

[16]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田间引诱试验及其在种间互作中的作用. 耿双双,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17]花蓟马化学感受蛋白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结合特性. 李恒,田厚军,陈艺欣,林硕,魏辉,陈勇. 2024

[18]安徽阜阳点蜂缘蝽发生动态及不同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比较. 谢明惠,钟永志,严丹侃,孙宗涛,潘志金,陈浩梁. 2022

[19]美洲大蠊各虫态粪便提取物的聚集活性研究. 农向群,张泽华. 2009

[20]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对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增效作用研究. 吕朝军,钟宝珠,李文天,袁伟钦.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