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降解菌群TF18的作用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雪丽

作者: 陈雪丽;迟凤琴;易晓东;王爽;万书明;张美芝;李伟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腐解菌群;纤维素酶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41-45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降解菌发酵条件和开发秸秆降解菌剂,以分离自自然腐烂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降解菌群TF18为对象,研究该菌群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TF18菌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最佳培养时间为72 h,最佳培养基为PD(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KB,通过先分泌纤维素酶(CMC)和β-糖苷酶(β-Gase),再分泌全酶(FPA)和外切酶(C1)的方式达到降解秸秆的目的.通过纤维素酶活性与微生物类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放线菌群是分泌纤维素酶的主要微生物类群.TF18菌群发酵液与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混合8 d后玉米秸秆降解率可以达21.3%.因此,TF18菌群可以作为降解作物秸秆的目标微生物资源,进一步开发秸秆降解菌剂等产品.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 刘晓辉,高晓梅,桓明辉,邓春海,李杨,熬静,郭玲玲. 2014

[2]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的影响. 刘海燕,祁宏伟,于秀芳,于维. 2009

[3]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菌体蛋白及纤维素酶的影响. 孙金艳. 2014

[4]降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真菌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黄继(如生),彭智平,于俊红,史亮亮,詹愈忠. 2009

[5]酿酒葡萄‘威代尔’果园玉米秸秆覆盖试验. 孙洪强,蒋春光,庞占荣,刘月英,万会民,李晓阳,林玉友. 2011

[6]三种青贮池整株青贮玉米秸秆效果比较分析. 陈浩林,张锦华. 2014

[7]秸秆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五)———尼龙袋法测定粗饲料养分瘤胃48h的消失率. 李杰,李秋玫,王立群,刘忠源. 2000

[8]玉米秸秆发酵基质不同配比对辣椒育苗效果的影响. 姜虹,杨红,涂祥敏,赖卫,余文中,詹永发,刘崇政. 2012

[9]葡萄园秸秆覆盖试验初报. 孙洪强,庞占荣,刘月英,李晓阳,林玉友. 2011

[10]酶磨法处理玉米秸秆的糖化发酵研究. 邵世芳,吴琴燕. 2011

[11]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冀宝营. 2014

[12]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 2016

[13]不同颗粒大小玉米秸秆基质对辣椒漂浮育苗的影响. 姜虹,杨红,涂祥敏,赖卫,韩世玉,詹永发,刘崇政. 2012

[14]提高玉米秸秆在能繁母牛养殖中的作用——以甘浚镇为例. 谈飞,刘灵,张洁,赵德兵,曹琼,张亚一,王消消. 2012

[15]微贮对玉米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 扈延成,项锴锋,娜日苏. 2011

[16]三种青贮池整株青贮玉米秸秆效果比较分析. 陈浩林,张锦华. 2015

[17]玉米秸秆膨化微贮加工技术简介. 祁宏伟,于维,吴健,张国梁,宋跃君. 2015

[18]玉米秸秆对棕壤中可溶性无机氮和有机氮的影响. 薛菁芳,陈书强,汪景宽. 2011

[19]玉米秸秆腐解菌剂对种养废弃物堆肥的影响. 滕星,郗登宝,张大辉,王鑫,李启云,潘晓峰,高星爱. 2016

[20]饲用复合酶制剂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研究. 黄枭,高星爱,郗登宝,赵新颖,刘迎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