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及其光合水分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志利

作者: 郭志利;孙常青;卢成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谷子;大豆;地膜覆盖;条带种植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909-9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谷豆条带种植技术、谷子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大豆膜际条播栽培技术的进一步集成,形成一套新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发挥了3种技术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热资源,明显改善谷子和大豆的光合、呼吸及水分交换环境。谷子光合速率(Pn)分别比普通条带谷子和单作谷子提高19.2%、32.4%,气孔导度(Cleaf)分别提高6.3%、42.2%,蒸腾速率(E)与单作谷子相近;大豆光合速率分别比普通条带大豆和单作大豆提高5.6%、56.1%,蒸腾速率分别提高3.1%、46.1%,气孔导度分别提高31.3%、148.9%;谷子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比普通条带谷子和单作谷子提高32.3%和31.9%,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普通条带大豆和单作大豆提高2.6%和7.0%。模式总产量显著高于单作大豆,与单作谷子相近,比普通谷豆条带种植模式高17.7%;总效益比单作谷子增加1413.75元·hm-2,比单作大豆和普通谷豆条带种植模式分别增加2242.5元·hm-2、1542.0元·hm-2。模式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节水效果。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一种谷子机械收割免谷穗缠绕条带种植方法. 王裕智,靖华,亢秀丽,马爱平,郑彩平,朱杏梅. 2017

[2]旱地谷子休闲期地膜覆盖垄作效应研究. 赵荣华,黄明镜,李萍. 1998

[3]半干旱雨养区一膜三年覆盖下的土壤水温特征及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天鹏,许岩,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9

[4]不同地膜覆盖对谷子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卢成达,郭志利,李阳,孙迪,张丽娜. 2015

[5]旱地谷子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王海林,张桂英,张素珍. 2000

[6]谷子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朱玉,陈有清,任月梅. 1998

[7]宁南旱区谷子地膜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 张德奇,廖允成,贾志宽,季书勤,刘加平,李永平,刘世新. 2005

[8]大豆地膜覆盖——大豆稀、少、覆栽培法研究. 梁亚超,于桂霞,于朝贵,何福玉,邱振英,王中田. 1988

[9]地膜覆盖春大豆增产效应研究. 任冬莲,刘学义,王瑞. 2006

[10]西北旱作大豆田不同地膜覆盖模式保墒增温增产效应研究. 陈其鲜,王本辉,刘路平,周德录,韩天富,吴存祥. 2016

[11]种衣剂与地膜覆盖对盐碱地大豆增产的协同效应. 贺亭亭,孙果丽,薛晨晨,何苏南,朱小梅,董静,王凯,张振华,邢锦城. 2024

[12]贵州山区坡耕地钾素输入与输出研究. 陈正刚,李剑,朱青,王小多. 2009

[13]降雨对贵州坡耕地不同种植制度钾素的影响. 程李,王文华. 2014

[14]中国西南地区坡地钾素平衡及管理措施探讨. 朱青,王兆骞,陈正刚,尹迪信,王文华. 2006

[15]棉花-小麦条带种植对棉花苗蚜发生及为害的影响. 张谦,李耀发,王树林,王燕,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雷晓鹏,祁虹. 2020

[16]黄土高塬旱地小麦草肥覆盖耕作技术研究. 许卓民,张明义,苗元礼. 1993

[17]谷子高产栽培法. 黄英杰,刘金明,崔秀红. 1999

[18]谷子与花生/大豆间作对产量效益的影响及其品种间差异. 崔纪菡,李顺国,刘猛,郭帅,赵宇,马俊婷,夏雪岩. 2020

[19]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孙常青,郭志利,卢成达. 2011

[20]谷豆分带种植对谷子生理过程的影响. 古世禄,郭志利.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