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基质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贵云

作者: 张贵云;刘珍;范巧兰;魏明峰;罗山;崔婷;张丽萍;徐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M真菌;摩西球囊霉;培养基质;玉米;侵染率;生物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8 期

页码: 809-811

摘要: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法,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供试菌种,以玉米(运单19号)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盆栽基质(J1,J2,J3,J4和J5)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J1(黑石粉与壤土体积比为3∶1)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最大,与其他处理相比,菌根侵染率提高24.6%~114.1%,孢子含量提高12.9%~65.6%,玉米总干质量提高15.6%~109.2%,磷含量提高9.1%~84.6%。基质J3(灰石粉与壤土体积比为3∶1)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的影响作用次之,基质J5(细红砂与壤土体积比为3∶1)的效果最差。此研究为优质AM菌剂生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参数。

分类号: S182

  • 相关文献

[1]培养基质对丛枝菌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宁,王幼珊,蒋家珍,杨延杰,林多,仇宏伟,张美庆. 2007

[2]三因素条件下AM真菌对半夏侵染率和入药品质的影响. 沈雪莲,刘作易,郭巧生,朱国胜,程俐陶. 2013

[3]大针茅根际AM真菌的分子鉴定及不同放牧强度对AM侵染的影响. 曹路,索培芬,韩冰,赵萌莉,海丽丽. 2015

[4]‘香菇135'培养基质中菌丝相对生物量的确定. 余昌霞,曹晖,陈明杰,汪虹. 2012

[5]金针菇不同生长时期培养基质中菌丝相对生物量的确定. 余昌霞,陈建华,曹晖,陈明杰,汪虹,王言. 2014

[6]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与发病率关系的PCR检测分析. 邢跃先,檀国庆,李晓辉,郝文媛,吴凤新,王玉贞,蔡鑫茹. 2007

[7]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田AM真菌侵染效应及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曲忠诚. 2019

[8]不同AM真菌对玉米生长的促生效应. 王茜,王强,王晓娟,熊友才,祝英,张亮,金樑. 2015

[9]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水分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冯固,李晓林,张福锁,李生秀. 2000

[10]AM真菌在不同磷浓度下对玉米氮、磷的影响. 孟庆英. 2021

[11]土壤酸度及铝胁迫对接种AMF茶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胡方洁,翟秀明,邓敏,杨海滨,盛忠雷. 2022

[12]黄土高原的VA菌根真菌(Ⅵ):摩西球囊霉,缩球囊霉及细…. 张贵云,王永杰. 1997

[13]摩西球囊霉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孙超,贺超兴,于贤昌,张志斌,李衍素. 2012

[14]间作玉米对大豆鼓粒期产量与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杨春杰,谭春燕,陈佳琴,刘作易,龚丽娜,朱星陶. 2015

[15]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广德5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贾凯,路战远,郭晓霞,白岚方,程玉臣,孙峰成,郭小刚. 2018

[16]生物炭的施入对玉米生物量和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葛春辉,张云舒,唐光木,徐万里,姚红宇. 2020

[17]不同磷效率玉米自交系根系形态与根际特征的差异. 于兆国,张淑香. 2008

[18]玉米产量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广义生长模型的应用. 周文期,张清平,刘忠祥,周玉乾,王晓娟,连晓荣,何海军,杨彦忠,寇思荣. 2018

[19]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李伟绮. 2013

[20]缺锌玉米植株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王盛锋,刘云霞,高丽丽,韩亚,黄金生,Hilman,刘荣乐,汪洪.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