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单株结果数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俊涛

作者: 王俊涛;冯鹏龙;王亚艺;李全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单株结果数;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法;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2 年 31 卷 011 期

页码: 1443-14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机制,以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的辣椒材料XHB(P1)和B14-01(P2)为亲本,构建四世代遗传家系即P1、P2、F1、F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单株结果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2MG-ADI).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33、-13.05,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ha、hb分别为-10.02、-2.51.2对主基因间的加性×显性(jab)互作效应和显性×加性(jab)互作效应的效应值分别为8.69和12.93,加性×加性上位性(i)互作效应值为6.86,显性X显性(l)的互作效应值为7.23,主基因间的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加性×显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68.10%,环境引起的变异占比31.9%,表明环境对辣椒结果数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关研究结果为不同单株结果数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及相关基因的定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矮生中国南瓜的利用. 王甲生,戚春章. 1989

[2]辣椒优异资源耐热性遗传分析. 王飞,姚明华,李宁,焦春海. 2013

[3]辣椒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叶青静,阮美颖,王荣青,姚祝平,李志邈,万红建,程远,杨悦俭,周国治. 2017

[4]辣椒开花期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徐小万,曾莉,李颖,罗少波,王恒明,田永红. 2012

[5]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的抗性遗传分析. 李智军,龙卫平,郑锦荣,雷建军,张衍荣,李春艳. 2008

[6]野生辣椒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的遗传分析. 张晓芬,陈晓慧,陈斌,韩华丽,耿三省. 2013

[7]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雪,陈立新,胡少新,付立新,谢立波,权红. 2017

[8]辣椒抗蚜品种‘猪大肠’的抗蚜性遗传分析. 梁晓,伍春玲,陈青. 2018

[9]辣椒果实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陈学军,方荣,周坤华,缪南生,黄长林. 2012

[10]辣椒始花节位遗传研究. 陈学军,陈劲枫,方荣,程志芳,王述彬. 2006

[11]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12]稻米蒸者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张小明,王仪春. 2002

[13]大麦离体诱变后代中一个早熟突变的发生及遗传分析. 徐忆中,陈世明,杨建明,沈秋泉. 1996

[14]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李强. 2000

[15]稻瘟病菌致病机制及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露,李成云,杨明,万洪辉. 2001

[16]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崔淑佳,卢虹,崔雨,高居荣,王洪刚,李兴锋. 2015

[17]黄瓜褐斑病抗源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管炜. 2010

[18]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李进波,牟同敏,方宣钧. 2002

[19]一个粳稻来源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彬,邓元宝,颜学海,杨阳,刘彭强,杜勇,谢培,王德正,邓其明. 2014

[20]国外燕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王茅雁,齐秀丽,张凤英.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