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脂肪酸外运蛋白基因FAX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龙飞

作者: 金龙飞;李睿;曹红星;颜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脂肪酸;FAX1;油棕;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27-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原产非洲,是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产油效率极高。目前油棕广泛种植在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和我国的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油棕果实压榨的棕榈油是重要的食用油和工业原料。脂肪酸在植物质体中合成,然后转运到内质网上进行加工和修饰。为了研究油棕脂肪酸的转运机制,以‘热油4号’油棕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挖掘控制油棕脂肪酸转运的关键基因。脂肪酸外运蛋白1(fatty acid export 1, FAX1)是植物脂肪酸转运蛋白,介导细胞内脂肪酸从质体向外运输,在脂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油棕中克隆了3个EgFAX1基因(EgFAX1-1,EgFAX1-2,EgFAX1-3),对其氨基酸长度、分子量、等电点、蛋白不稳定指数、脂肪族系数、总平均亲水性、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功能域、进化关系和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EgFAX1基因编码的肽链氨基酸长度分别为189、231和232,分子量分别为20.43、24.85、24.92 kDa,等电点为分别9.82、9.82和9.93,蛋白不稳定指数分别为48.01、49.71和50.09,脂肪族系数分别为81.06、84.07和83.28,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为0.071、0.121和0.106,分别含有2、5、7个外显子,都含有FAX1的特征结构Tmemb_14蛋白结构域。将油棕与拟南芥、水稻、大豆、油菜、番茄、绿藻、红藻、盘藻、团藻、长囊水云、细小微胞藻和小球藻的FAX1氨基酸序列做进化分析,发现EgFAX1与大豆和番茄的亲缘关系较近。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3个EgFAX1基因EgFAX1在油棕根、茎、叶、花和果中的表达特征,发现EgFAX1在花和果实中的表达量较高;同时分析3个EgFAX1基因油棕花后15周、17周、21周和23周果实中的表达特征,发现3个EgFAX1基因均在油棕果实发育过程中先升高,到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其中EgFAX1-1在花后17周的果实达到峰值,EgFAX1-2和EgFAX1-3在花后21周的果实中达到峰值。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EgFAX1调控油棕脂肪酸运输的机制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65.9

  • 相关文献

[1]油棕EgGRF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金龙飞,尹欣幸,曹红星. 2021

[2]油棕脱落酸受体PY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金龙飞,尹欣幸,曹红星. 2021

[3]油棕Aux/IAA基因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蒙迪,金龙飞,周丽霞,窦雅静,曹红星,李新国. 2021

[4]油棕等植物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石鹏,曹红星,李东霞,王永,雷新涛. 2015

[5]油棕等热带植物DX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石鹏,曹红星,李东霞,王永,雷新涛. 2016

[6]油棕WRKY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周丽霞,曹红星. 2020

[7]油棕油脂合成调控因子WRI1s的挖掘鉴定及表达分析. 周丽霞,杨蒙迪,张安妮,曹红星,杨耀东. 2022

[8]GC-MS分析不同品种油棕果肉中的脂肪酸组分. 周丽霞,雷新涛,曹红星. 2019

[9]油棕花粉形态的观测及花粉萌发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李元元,杨蒙迪,曹红星,李新国. 2019

[10]油棕硼转运通道蛋白基因NIP5的克隆及其在缺硼下的表达分析. 金龙飞,尹欣幸,冯美利,周丽霞,曹红星. 2021

[11]向日葵HaFAT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周菲. 2024

[12]葡萄谱系特有基因生物信息学识别、基因结构与表达特性分析. 梁英海,陈飞,王刚,王敏,冯冠乔,程宗明. 2013

[13]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李小波,熊兴耀. 2019

[14]菠萝R2R3-MYB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陈哲,胡福初,阮城城,范鸿雁,郭利军,张治礼. 2019

[15]苹果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家族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 2019

[16]白菜型冬油菜锌指蛋白基因BrZFP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徐佳,赵玉红,侯献飞,陶肖蕾,孙柏林,曾瑞,朱明川,孙万仓,武军艳,刘丽君,李学才,马骊. 2022

[17]高温胁迫下不同玉米花粉组蛋白Zm-H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徐劲松,杨海鹏,张红梅,刘小红,郝耀山,孙毅. 2021

[18]小麦逆境胁迫相关基因TaCBL7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龙翔宇,蒲至恩,郑科,刘泽厚. 2013

[19]无芒隐子草CsPEAMT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段珍,张吉宇,狄红艳,霍雅馨. 2014

[20]板栗STP家族基因鉴定与分析. 程运河,程丽莉,曹庆昌,兰彦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