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1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采平

作者: 何采平;黄泽素;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油菜;丰产稳产;品种选育;黔油11号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2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21-2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用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 4 32 A与双低恢复系黔油 114 C测配 ,通过单株成对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 93114 ,于 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黔油 11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最高产量达 3889.5 kg/ hm2 ,平均产量 2 4 35 .85 kg/ hm2 ,较对照品种秦油 2号增产 17.86 % ,且早熟5 d;在长江流域区试中最高产量达 32 10 .0 kg/ hm2 ,平均产量 2 172 .15 kg/ hm2 ,较对照中油 82 1增产 5 .2 6 % ,且早熟 2 d;表现出丰产、稳产、中早熟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 ,适宜于中高海拔地区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分类号: S565.403.8

  • 相关文献

[1]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黄泽素,何采平,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2002

[2]杂交油菜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黄泽素,何采平,魏忠芬,林树春. 2001

[3]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侯剑,何惠平,周琦,徐春. 2015

[4]杂交油菜新品种盛杂油10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侯国佐,操成波,何惠萍. 2013

[5]高油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87的选育. 秦信蓉,杜才富,喻时周,高志宏,江兵. 2020

[6]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王军,张太平,魏忠芬,李德文. 2006

[7]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田筑萍,魏忠芬,何采平,杨晓容. 2003

[8]高亚麻酸萝卜胞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712的选育. 陈俊锟,曾章丽,高志宏,余顺波,戴祥来,陈大伦. 2021

[9]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沣油5103的选育. 陈卫江,范连益,曲亮,王同华. 2010

[10]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2004

[11]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邓武明,周燕,文凤君,黄华磊,唐尚同. 2013

[12]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综合配套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Ⅰ.黔南地区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魏忠芬,王军,谭群英. 2003

[13]甘兰型杂交油菜“黔油10号”的选育. 何采平,罗鸿源,黄泽素,魏忠芬. 2000

[14]吉林省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 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张君,李玉发. 2004

[15]晚香梨引种栽培初报. 岳广旭. 2009

[16]早熟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8号的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景德道,钱华飞,林添资,余波,龚红兵,周义文,李闯,曾生元,张小明,杨军,盛生兰. 2014

[17]新品种镇糯19号的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周义文,景德道,钱华飞,林添资,张小明,盛生兰. 2014

[18]13个苦荞国家区域试验品种(北方组)的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 陈喜明,王鹏科,韩云丽,高克昌,李晓峰. 2018

[19]水稻新品种辽粳419的丰产稳产性及高产特性分析. 吕军,李建国,姚继攀,姜秀英,蒋洪波,沈枫. 2020

[20]西北干旱丘陵区春小麦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杨文雄,杨长刚.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