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获得小白菜三个变种的胚胎及植株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岩

作者: 李岩;刘凡;曹鸣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3 年 8 卷 03 期

页码: 92-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普通小白菜、乌塌菜和菜■三个小白菜变种的12个基因型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从供体母株上选取2~4mm长的花蕾,机械分离小孢子并将其置于含NAA0.5mg/L、6BA0.05mg/L和蔗糖13%的NLN82液体培养基中薄层培养,先在33℃下暗培养24h,后移至25℃下继续暗培养,2周后有9个基因型形成球形期至子叶期胚.将成熟的小孢子胚移至B_5无激素琼脂培养基上,继续发育为植株.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赵前程,李素文,文正华,孙德岭. 2007

[2]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曹鸣庆,李岩,刘凡. 1993

[3]温度胁迫对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曾爱松,冯翠,高兵,宋立晓,严继勇. 2011

[4]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的因子. 宋立晓,冯翠,曾爱松,高兵,严继勇. 2010

[5]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探. 张丽. 2004

[6]预处理对晚抽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崔丽娟,于拴仓,薛林宝,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汪维红. 2011

[7]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秦艳梅,王明霞,贾利,田红梅,王艳,张其安,江海坤,严从生,方凌. 2016

[8]小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影响因素研究. 王超楠,冯辉,姜凤英,刘如娥,周英. 2007

[9]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蒋武生,张晓伟,姚秋菊,原玉香,耿建峰. 2008

[10]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11]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12]浅析几个因子对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黄先群,毛堂芬,李丽,董颖苹,刘永翔,徐涵. 2008

[13]籼稻原生质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可育植株. 颜秋生,张雪琴,滕胜. 1992

[14]植物体外雄核发育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张晓强,杨阳,金樑,周海辰,姜少俊,宋瑜,王晓娟. 2015

[15]柑橘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研究进展. 凡改恩,石学根,张林. 2008

[16]早熟棉‘中棉所16’再生纯合系的创制及遗传转化. 李静,张换样,吴慎杰,聂园军,焦改丽,秦丽霞. 2019

[17]辣椒小孢子胚胎发生早期的组织化学染色. 成妍,乔宁,梁燕平,田如霞,焦彦生,苗如意. 2019

[18]软化菊苣高效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陈绪清,李宏潮,杜运鹏,张铭芳,薛静,杨凤萍,张秀海. 2017

[19]高温对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刘公社,李岩,刘凡,曹鸣庆. 1995

[20]甘薯体细胞胚发生和人工种子的制作. 丰嵘.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