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BI和M-AMBI法的桑沟湾底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文豪

作者: 李文豪;于晓清;蒋增杰;杜美荣;贾彦;何为;高亚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AMBI指数;M-AMBI指数;底栖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24 年 54 卷 006 期

页码: 55-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养殖环境评价是衡量海水养殖活动是否健康、可持续的重要环节.为掌握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沉积环境质量状况,于 2017 年 4 和 7 月对桑沟湾全湾海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走航调查取样,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及群落结构;运用 AMBI(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指数法和 M-AMBI(Multivariate-AMBI)指数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程度,评价了沉积环境质量状况.研究表明,在两次调查中多毛类均为优势种,其中 4月多毛类 36 种,占总种数 63.16%;7 月 32 种,占总种数的 60.38%.AMBI法的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各站位以受到轻度扰动为主,个别站位受到中度扰动和无扰动,干扰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海带区<海草区<混养区<贝类区;M-AMBI 法的评估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良或优的站位占 60.00%~68.42%,海草区环境质量状况要明显好于养殖区.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缓解了桑沟湾近海生态系统的养殖压力,使得桑沟湾受人为干扰较小,海草区环境质量为优,贝类区、混养区和海带区的环境质量处于中等和良之间.

分类号: X826

  • 相关文献

[1]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丁敬坤,张雯雯,李阳,薛素燕,李加琦,蒋增杰,方建光,毛玉泽. 2020

[2]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丁敬坤,薛素燕,李加琦,张雯雯,霍恩泽,于文涵,马占飞,蒋增杰,毛玉泽. 2020

[3]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杨艳云,张继红,吴文广,杨凤,刘毅,王巍,蔺凡,马莎. 2018

[4]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8

[5]徐州城市河流和湖泊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分析. 李朝,蔡琨,杜娟,杨靖,李勇. 2016

[6]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及变化. 徐勇,隋吉星,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 2016

[7]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 王宇,房恩军,郭彪,高燕,侯纯强,王群山. 2014

[8]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 张鹏弛,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安建梅. 2017

[9]沿潮沟级别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空间变异. 储忝江,盛强,王思凯,黄铭垚,吴纪华. 2016

[10]不同水深条件下刺参养殖池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 温彬,高勤峰,董双林,宁鲁光. 2016

[11]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张涛,晁敏,朱江兴,王云龙. 2008

[12]山东宁津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王金宝,李新正,王洪法. 2017

[13]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9

[14]查干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都雪,杨敬爽,宋聃,王慧博,金星,刘辉,王乐,霍堂斌. 2020

[15]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王思凯,苗中博,盛强,赵峰,吴纪华. 2020

[16]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全秋梅,肖雅元,徐姗楠,符芳菲,李纯厚,刘永. 2020

[17]江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 陈梓林,李纯厚,肖雅元,刘永,林琳,王九江,全秋梅. 2020

[18]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丁敬坤,李加琦,薛素燕,张雯雯,霍恩泽,马占飞,于文涵,毛玉泽. 2021

[19]椒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多样性的分布特征. 田伟,徐兆礼. 2015

[20]大罗圈沟河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赵晨,孙佳伟,尹增强,王慧博,王乐,宋聃,都雪,赵玉财,孙洋,霍堂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