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雌性胚胎的组织形态学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风波

作者: 李风波;刘岩;牛宝龙;陈金娥;王海龙;何秀玲;翁宏飚;何丽华;沈卫峰;孟智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雌性胚胎;组织形态学;半薄切片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160-1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调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中Z染色体携带致死基因l2的雌性胚子(简称l2胚子)致死的时间和原因,收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种平2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雌性黑卵,解剖获取胚胎后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发育时期的l2胚子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形态观察可见l2胚子在胚胎发育早期和能正常发育的雌性胚子没有区别,但l2胚子发育至晚期的己2期,约有一半胚子的体表未能正常着色,因此推断那些仍没有正常着色的胚子即为致死的l2胚子。通过胚胎的半薄切片观察发现,己2期l2胚子的组织器官结构完整,与正常发育的雌性胚子之间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结果提示:l2胚子死亡可能不是由于胚胎组织结构异常造成的,有可能是在己2期胚子停滞发育致死。

分类号: S882.4

  • 相关文献

[1]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鲁菁×华阳”的育成. 孙勇,房德文,朱勤高,管瑞英,刘国俊,陈诗,何克荣. 2009

[2]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祝新荣,何克荣,柳新菊,孟智启. 2008

[3]夏秋用雄蚕品种限7×平48的育成. 柳新菊,祝新荣,孟智启,陈诗,曹锦如,叶爱红,何克荣. 2012

[4]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的育成. 何克荣,祝新荣,柳新菊,夏建国,黄健辉,姚陆松,王永强. 2006

[5]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的孵化率与发育调查. 祝新荣,柳新菊,孟智启,王永强,何克荣. 2008

[6]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杂交改良方法. 何克荣,祝新荣,孟智启,陈诗,柳新菊. 2009

[7]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致死基因的SSR定位. 轩楠,牛宝龙,王海龙,庄俐,孟智启. 2010

[8]性连锁平衡致死雄蚕品种培育的实践与追求. 柳新菊,何克荣,祝新荣,王永强,陈诗. 2007

[9]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云蚕7×红平2的育成. 董占鹏,廖鹏飞,白兴荣,黄平,丁善明,陈松,吴克军,杨文,朱树帧,祝新荣,何克荣,孟智启. 2012

[10]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蒙草×红平4的育成. 董占鹏,白兴荣,廖鹏飞,黄平,丁善明,杨文,陈松,罗正宏,罗顺高. 2013

[11]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转移方法研究. 何克荣,祝新荣,黄健辉,夏建国. 2002

[12]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云南的饲养初报. 董占鹏,白兴荣,廖鹏飞,祝新荣,何克荣,柳新菊. 2009

[13]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研究. 何克荣,祝新荣,黄健辉,夏建国. 2001

[14]春秋兼用雄蚕品种夏·华×平8的选育. 祝新荣,何克荣,黄健辉,夏建国,柳新菊. 2003

[15]几个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限性斑纹母本的配合力测定. 廖鹏飞,朱水芬,白兴荣,黄平,冉瑞法,黎勇谋,杨继芬,董占鹏. 2012

[16]黄绿绿僵菌侵染褐飞虱的电镜观察. 张珏锋,陈建明,李芳,钟海英,吴鸿. 2019

[17]肠道消化吸收相关因子对大黄鱼生长速度的影响. 李英英,陈曦,李素一,李盼,李艳虹,宋铁英. 2015

[18]超微粉碎处理对枸杞蜂花粉组织形态学影响研究. 闫亚美,冉林武,曹有龙,罗青,李晓莺,曾晓雄. 2013

[19]绒山羊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观察. 李长青,李玉荣,尹俊,高玉林,杭乃诚. 2006

[20]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鸡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王福传,韩一超,赵洪恩,张玉换,王采先,李骅,岳文斌,李续英.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