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华
作者: 李华;逄焕成;任天志;李轶冰;汪仁;牛世伟;安景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深旋松;物理性状;生长;东北棕壤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03 期
页码: 647-6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深旋松耕作法在东北地区玉米生产上的可行性。【方法】在辽宁省昌图县设置土壤耕作试验,以旋耕(R)和深松耕(S)为对照,对比研究深旋松30 cm(DRS30)、深旋松30 cm+地膜覆盖(DRS30P)、深旋松50 cm(DRS50)、深旋松50 cm+地膜覆盖(DRS50P)对土壤某些物理性状、玉米根系、植株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等的影响。【结果】(1)深旋松可有效打破犁底层,显著改善土壤某些物理性状。四组深旋松处理的土壤容重均低于对照,DRS50P最低,R最高。DRS50P和DRS30P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处理;DRS50和DRS30苗期含水量低于其它处理,其它时期高于对照。DRS50P与DRS30P、DRS50与DRS30土壤某些物理性状差异显著。(2)深旋松促进了玉米根系生长。拔节期和灌浆期,DRS50P和DRS30P的根数、根长、根体积及根冠比显著高于DRS50和DRS30,DRS50和DRS30高于对照,R最低;成熟期DRS50P和DRS30P的根长和根数最大,根体积和根冠比略低于其它处理。DRS50P与DRS30P、DRS50与DRS30植株性状差异较小。(3)深旋松促进了玉米地上部生长发育,增加了籽粒产量。DRS50P和DRS30P显著增加了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DRS50P获得最高产量,DRS30P次之,分别为12 137.4 kg.hm-2、11 929.2 kg.hm-2。两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DRS50P和DRS30P分别比R增产23.0%和20.8%,分别比S增产14.1%和12.1%。【结论】综合作业成本和动力消耗等因素,DRS30P更具推广价值。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对广西春玉米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吕巨智,闫飞燕,程伟东,石达金,范继征. 2016
[2]干旱复水对春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根源ABA调控效应. 柳燕兰,郭贤仕,马明生,姜小凤. 2019
[3]探墒沟垄种植对土壤水分与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冯瑞云,侯雅静,李海燕,左静静,王慧杰,郝保平,闫贵云,李广信. 2016
[4]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孙文涛,宫亮,包红静,刘艳,孙占祥. 2011
[5]瓯柑不同成熟期的果实物理性状与品质. 郭秀珠,陈巍,黄品湖,徐文荣,潘君慧. 2012
[6]不同氮钾施用量对烤烟中部叶焦油释放量的影响. 徐旭光,陈爱国,王雅妮,宛祥,宋科,梁洪波. 2015
[7]爆裂玉米若干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陈树宾,李鲁华. 1998
[8]道塞特、萨福克与阿勒泰羊5月龄杂交公羔肉品质分析. 冯克明,杨会国,候广田,郝耿,薛正芬,艾比西,卡纳提. 2006
[9]河南烤烟主产区烟叶物理性状的分析评价. 宫长荣,许自成,刘霞,高玉真,周艳丽. 2005
[10]设施番茄栽培基质中枸杞枝条发酵料的适宜配比研究. 冯海萍,杨冬艳,谢华,裴红霞. 2021
[11]秸秆基质的配比优化及在设施番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新昊,刘兆辉,李晓林,江丽华. 2009
[12]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张佳倩,李福,孙峰成,刘亚楠,王丽芳,张婷婷,且天真,张德健. 2022
[13]木薯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 肖建辉,周颖,叶剑秋,覃新导. 2017
[14]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陈子聪,颜明娟,林琼,李晓玲. 2009
[15]厚黄土薄基岩型采煤沉陷区农田土壤物理性状空间变异初探. 卢朝东,白文斌,郜春花,王立革,王斌,李建华. 2010
[16]异养型亚硝酸细菌固定化颗粒质量评价的研究. 肖晶晶,朱昌雄,孙东园,黄亚丽,郭萍,田云龙. 2011
[17]中间香型烤烟叶片质量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孟霖,代远刚,王程栋,王树声,宋文静,吴元华,徐宜民. 2015
[18]烟蓟马对不同葡萄品种的选择性及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刘永强,吴胜勇,刘薇薇,王忠跃. 2015
[19]套种绿肥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宋莉,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罗毅,孙力. 2016
[20]土壤管理制度对苹果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顾广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作者:薛鑫雨;詹文博;陈新宜;周瑞祥;王永霞;薛瑞丽;李华;汪月霞;李艳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根;保护酶;基因表达调控
-
灌溉方式对施肥时期田面水氮磷浓度及水稻生育性状影响
作者:牛世伟;徐嘉翼;隋世江;张鑫;叶鑫;王娜
关键词:灌溉方式;田面水;氮磷流失;水稻;生育性状
-
蒙脱石、高岭石与玄武岩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
作者:徐君言;裘高扬;刘俊丽;郭彬;李华;陈晓冬;王鸢;傅庆林
关键词:玄武岩风化;黏土矿物;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
-
盐胁迫对食用型向日葵现蕾期叶片光合性能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作者:董睿潇;王永庆;王鑫博;李玉义;王希全;张宏媛;宋佳珅;于茹;逄焕成;王婧
关键词:食用型向日葵;盐胁迫;光合速率;冠层结构
-
斑石鲷irf3基因鉴定及其在虹彩病毒感染下的表达模式
作者:李开敏;王磊;巩志宏;王清滨;李华;杨桂文;黄友华;陈松林
关键词:斑石鲷;irf3;基因表达;siRNA
-
水稻SB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研究
作者:庄可卿;杜娟;翁雅萍;许雅琴;熊娟;邓志龙;刘昊霖;刘豫;宋惠;李华;杨婷;宁德正;刘利莎;夏海林;卫海滨;张琳;胡颂平
关键词:水稻;SBP-box;SPL;基因组共线性;表达分析;抗逆性
-
重庆养殖中华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作者:赵华一;刁晓明;李华;杨焕超;陈彦伶;涂全宇;刘钊
关键词:中华鳖;遗传多样性;RAPD;重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