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与早熟陆地棉品种间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娟

作者: 王娟;刘丽;孔宪辉;王旭文;余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抗虫棉;不完全双列杂交;农艺性状;配合力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2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64-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5个早熟陆地棉品种作母本,3个抗虫棉品种作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设计)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共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伸长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新陆早45号是突出的高衣分丰产亲本,新陆早48号是结铃性较好的丰产亲本,72-72是优良的抗虫棉亲本,组合新陆早48号×111-43和新陆早42号×N78在综合农艺性状上优势明显,但纤维品质相对而言没有明显改良。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陆地棉16份材料配组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桑晓慧,桑晓慧,陈伟,赵云雷,赵佩,龚海燕,王红梅. 2021

[2]家蚕亲本材料三个综合性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李德臣,吴凡,郝瑜,陈登松. 2019

[3]基于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基因组预测. 王欣,马莹,胡中立,徐辰武. 2019

[4]油用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及其相关分析. 葛玉彬,陈炳东,卯旭辉,贾秀苹. 2013

[5]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及其衍生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田玉仙,李宏生,顾坚,杨木军,赵红. 2012

[6]韩国玉米材料选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 于明彦,许明学,柳迎春,刘广新,代秀云,夏远峰,刘爱华,才卓. 2010

[7]雄蚕四元杂交组合的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 陈诗,祝新荣,孟智启,柳新菊,何克荣. 2013

[8]冬小麦亲本配合力在不同世代和年份间的稳定性研究. 田笑明. 1995

[9]陆地棉品质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吴珂,余渝,何良荣,刘文豪,王旭文,李航,赵福相. 2023

[10]玉米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自交系配合力的研究. 郭还威,王黄英. 1993

[11]不完全双列杂交在家蚕配合力测定中的应用. 杜周和,张剑飞,肖金树,朱洪顺,刘彬斌. 2008

[12]夏秋用家蚕品种7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艾均文,司马杨虎,朱勇,何行健,薛宏,黄平,叶学林,钟天生. 2012

[13]不同粒重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袁凯,逯腊虎,杨斌,张婷,张伟,史晓芳. 2018

[14]9个抗虫棉品系的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罗晓丽. 2015

[15]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在山东棉区的种植表现与评价. 李维江,董合忠,李振怀,唐薇. 2002

[16]河北省近年审定的抗虫棉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丽英,吴振良,戴茂华. 2007

[17]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4

[18]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9]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20]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