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明娟

作者: 李明娟;韦林艳;张雅媛;游向荣;周葵;王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酸淀粉;干燥技术;品质特性;颗粒结构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ISSN: 2095-6002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6 期

页码: 154-165

摘要: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太阳光晒干5种干燥技术制备木薯酸淀粉,考察不同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较高,色泽保持较好,水分含量、凝胶硬度和胶着性较低,但颗粒表面较粗糙,排列紧密且分布不均,有明显的蜷曲和皱缩;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最高,含水量最低,可较好地保留营养成分,色泽最佳,粉体疏松、颗粒分布均匀,但部分颗粒表面塌陷和褶皱;喷雾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酸度、凝胶弹性和内聚性最低,灰分含量、L*值和pH值最高,但颗粒团聚严重、分布不均、表面有凹陷和褶皱;晒干制备的木薯酸淀粉水分含量、直链淀粉含量、a*值、b*值、白度指数、凝胶质构性能(硬度、胶着性、弹性和内聚性)和综合评分最高,灰分含量、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L*值最低,颗粒分布均匀、部分颗粒保持完好。综合分析,晒干制备的木薯酸淀粉由于干燥条件温和在品质特性和颗粒结构上表现最好,其次是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产品。希望研究结果可为木薯酸淀粉工业化干燥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分类号: TS234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技术对核桃粕蛋白粉品质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李明娟,张雅媛,游向荣,王颖,周葵,卫萍,韦林艳. 2021

[2]基于不同提取方法对藜麦淀粉性质的比较. 李敏,张倩芳,栗红瑜,孟晶岩. 2022

[3]荞麦发芽过程中植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高芬,王宇婷,石磊. 2019

[4]阴米淀粉的颗粒性质及消化性研究. 赵娜,汪兰,沈杰,孙智达,谢笔钧. 2010

[5]基于小米淀粉颗粒结构评价小米粥适口性. 张佳佳,沈群,杨钰,王显瑞,张凡,王超. 2023

[6]香菇柄干燥技术的对比研究. 刘丽娜,李顺峰,田广瑞,王安建,高帅平. 2017

[7]大型海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江涛,黄一心,欧阳杰,朱烨. 2017

[8]食用菇类干燥方法研究进展. 孟迪,党斌,杨希娟. 2022

[9]固态微生物菌剂干燥和菌体保存的研究进展. 贺金梅,刘俊轩,孙颖,户天星,王华. 2012

[10]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11]固体饮料的开发应用研究现状. 周家华,翟佳佳,王强,田金强. 2009

[12]花生干燥技术概况与发展. 颜建春,吴努,胡志超,谢焕雄,王海鸥. 2012

[13]菠萝叶纤维及其干燥技术. 王金丽. 2007

[14]核桃干燥技术现状与分析. 王冰,田翔,李忠新,王庆惠,沈晓贺,马文强. 2017

[15]干燥技术在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中的应用. 郑娅,颉敏华,张芳,李玉梅,李明泽. 2017

[16]玉米干燥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孙庆运,韩梦龙,贾振超,徐同成,于贤龙,崔相全,张宗超. 2024

[17]蜜饯干燥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胡雨卿,杨应楷,杨启财,余元善. 2022

[18]新疆核桃干燥现状与技术优化. 王冰,杨莉玲,毛吾兰,田翔,闫圣坤,朱占江,刘佳. 2017

[19]国家种质库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卢新雄,张云兰. 2003

[20]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 毕金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