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高浓度污水絮凝处理中试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建超

作者: 宋建超;尚斌;温富勇;陶秀萍;陈永杏;赵海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絮凝;污水;奶牛场;预处理

期刊名称: 畜牧与兽医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48-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奶牛场的粪尿混合物经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含有机物浓度高,无法直接采用生物法一步处理,为此开展了化学絮凝预处理中试研究,旨在为开发经济高效且工艺简单的奶牛场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提供依据。试验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中试采用试制容积1 m3絮凝中试装置,对3种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olymeric aluminum chloride, PAC)、聚合硫酸铁(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PFS)和聚合氯化铝铁(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 PAFC),3种搅拌速度100 r/min、200 r/min和300 r/min, 3种搅拌时间6 min、10 min和14 min,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形成9个处理进行絮凝效果研究,同时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on-ionic polyacrylamide, NPAM)的4种投加比例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当奶牛场污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浊度和总悬浮固体浓度(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分别为7 800~19 480 mg/L、3 360~10 860 NTU和6 090~21 650 mg/L时,无机絮凝的最佳参数条件为:50 g/L PFS按体积比6∶100投加(浓度为3 g/L)、300 r/min快速搅拌30 s、200 r/min中速搅拌10 min。最佳参数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对COD、浊度、TSS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的去除率分别为:69.8%±2.5%、86.0%±5.6%、86.1%±1.4%和76.3%±2.7%;非离子聚丙烯酰胺(1 g/L NPAM)的最佳体积投加比为0.25%(絮凝剂浓度2.5 mg/L),以300 r/min快速搅拌30 s后,再以200 r/min中速搅拌10 min,污水COD为(19 975±1 277)mg/L、浊度为(10 648±3 107)NTU、TSS为(17 710±1 021)mg/L和总磷为(255±69)mg/L时,去除率分别为68.0%±2.0%、79.8%±7.8%、79.7%±8.4%和85.3%±6.9%。综合絮凝效果和运行成本,按0.25%的比例投加1 g/L NPAM(即NPAM浓度2.5 mg/L)为奶牛场污水絮凝的最佳选择,其絮凝运行费用为0.08元/m3,研究结果可为奶牛场选择合适的絮凝前处理方法,以及经济实用的高浓度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分类号: X713

  • 相关文献

[1]絮凝预处理对奶牛场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影响的中试试验. 宋建超,尚斌,陶秀萍,董红敏,王俊,郭江鹏. 2020

[2]奶牛场高浓度污水的絮凝预处理效果研究. 杨培媛,尚斌,温富勇,赵海明,陶秀萍,董红敏,路永强,王俊. 2018

[3]藻类加工污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欧阳乐飞,王林华,张庆起,高焕,阎斌伦. 2019

[4]高盐度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李再兴,李萍,苗志加,杨景亮,严伟. 2010

[5]絮凝-超滤处理豆制品废水研究. 刘宇,张国治,黄纪念,宋国辉,董进. 2015

[6]2种絮凝剂对水华蓝藻的去除能力. 张青,邓金花,顾俊荣. 2009

[7]铝盐絮凝胶清的研究. 张炼辉,邱于献,吴杰,何映平. 2012

[8]聚铁及其加载粘土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付军,滕曼,万东锦,肖华. 2010

[9]壳聚糖对Bt发酵液的絮凝作用. 张明政,刘波,林乃铨,阮传清,蓝江林. 2009

[10]乳清蛋白絮凝和超滤浓缩工艺优化. 段翠翠,赵玉娟,高磊,牛春华,李盛钰. 2017

[11]丙烯酰胺接枝木薯淀粉的合成及橡胶废水的絮凝处理. 周娟,赵艳芳,陶忠良,何映平. 2010

[12]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晃,吴凡. 2015

[13]疏水缔合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对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富集性能. 任海静,栾兆坤,李正,杨正礼. 2011

[14]微生物絮凝剂在甘蔗糖厂中的应用研究. 邓智年,李贤桢,周开英,梁智群. 2006

[15]絮凝处理镉模拟污水及用于水稻栽培效应研究(英文). 邵赛,赵彩凤,谢洪科,刘璐,郭峰,李宏告,吴景,张乐平,肖献国. 2023

[16]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厌氧污泥絮凝效果及活性的影响. 唐治,陈泾涛,李强,耿宇聪,尹小波. 2014

[17]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硅藻土对中生菌素发酵液的配合絮凝效果. 李少杰,孙东园,符灵智,朱昌雄,蒋细良,周梅先. 2000

[18]茶氨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林智,杨勇,谭俊峰,尹军峰,成浩,杨贤强. 2004

[19]絮凝―厌氧―好氧处理抗菌素抗水的试验研究. 邓良伟,彭子碧. 1998

[20]腐植酸类物质凝聚及沉淀特性的研究. 孙又宁,封朝晖,余梅玲.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