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部花生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宇先
作者: 王宇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栽培技术;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7 年 06 期
页码: 28-29
摘要: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产量低、栽培方式落后等现状,进行了花生栽培模式对比试验,选出适宜花生高产的栽培模式,并做出综合评价。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新品种宁泰9922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沈一,陈志德,刘永惠,谢吉先,王书勤. 2016
[2]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孙奎香. 2009
[3]花生新品种贺油1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吴春玲,陈勤平,李战,陈国泽,韦汉文. 2012
[4]花生新品种吉花1号选育报告. 栾天浩,李玉发,刘洪欣,王佰众,赵德,何中国. 2010
[5]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徐花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东雷,王晓军,卞能飞,张祖明,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 2015
[6]花生新品种苏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梁长东,李冠喜,杨和川,任立凯,樊继伟,代慧敏,李强,温以斌,李荣花. 2017
[7]吉林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窦忠玉,梁军,徐晨,侯玉波,李玉发. 2012
[8]徐淮地区双膜花生的生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张祖明,路兆英,王宗标,孙石,王幸,蒋伟. 2001
[9]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徐花13号的选育与应用. 王晓军,张祖明,王幸,王宗标. 2009
[10]旱地花生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冯旭东,汪盛松,罗军,祁大成. 2009
[11]高产抗旱花生新品种花育4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石延茂,任艳,王辉,李双铃,袁美. 2014
[12]花生新品种泰花10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谢吉先,王书勤,焦庆清,韩桂琴,冯梦诗. 2018
[13]山西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增收对策. 王小强,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王贵江. 2019
[14]晋花10号花生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王小强,白冬梅,田跃霞,权保全,薛云云,王贵江. 2019
[15]晋花7号花生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王小强,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王贵江. 2019
[16]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6号高产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贾新旺,程增书. 2018
[17]冀丰1982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其生产示范效果. 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潘秀芬,解辉,荆玲玲. 2021
[18]安徽省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倪皖莉,郭高,刘磊,管叔琪. 2010
[19]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 刘海龙,吕永超,宁洽,孙晓苹,陈小姝,李春雨,王绍伦,高华援,宋春玲. 2020
[20]棉花花生宽幅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孟庆华,赵逢涛,王凤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关键词:黑龙江省;浅埋滴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关键词: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方式;土壤富里酸;荧光结构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
-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荧光结构;东北黑土区
-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黑钙土;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玉米产量
-
冷凉区黑土有机质和玉米产量双提升技术探索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徐超;侯瑞星;杨克军;付健;王宇先;孙淑楠;苗宇;齐翔琨
关键词:冷凉区黑土;有机肥深施深松;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培肥
-
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深松;土壤有机碳;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