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化合物在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妮

作者: 周妮;朱莉;郎志宏;黄大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萜类;间接防御;诱发因素;萜类合成酶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ISSN: 1671-8135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7 期

页码: 101-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受到虫害后释放萜类化合物吸引害虫天敌的间接防御是一种新颖且环保的抗虫模式。植物受到害虫危害等因素诱导后做出响应,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调控,释放萜类物质,害虫天敌顺着这些萜类物质找到害虫,通过捕食或寄生于害虫体内的方法来消灭害虫。在实际应用中,可考虑利用直接和间接防御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分类号: Q946.8

  • 相关文献

[1]茉莉花萜类合成酶基因JsTPS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俞滢,陈丹,孙君,吕恃衡,陈桂信,叶乃兴. 2016

[2]桑黄9个萜类合成酶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李云琴,王毅,张子蕴,原晓龙,杨焱,杨文忠. 2021

[3]生防菌对稻瘟病害控制的研究进展. 何宇,吕卫光,张娟琴,张海韵,张翰林,李双喜,郑宪清,白娜玲. 2021

[4]春制原种云蚕_8 A×B非滞育卵发生的诱因与控制. 杨继芬,雷树明,吴克军,李涛,廖鹏飞,刘永辉,欧秀华,杨文. 2013

[5]虫害诱导植物间接防御机制. 张永军,陈洋,郭予元. 2009

[6]玉米转录因子EREB58启动子分析. 陈忠良,李圣彦,汪海,黄大昉,郎志宏. 2016

[7]水杨酸和水杨酸甲酯在植物抗虫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苗进,李国平,韩宝瑜. 2007

[8]水稻萜烯合成酶基因Os08g07100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孙洋,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2011

[9]秦岭龙胆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王宁. 2004

[10]大青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敏,黄炜忠,何孟璐,梅瑜,王继华. 2022

[11]丛枝菌根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研究进展. 谢伟,郝志鹏,郭兰萍,张莘,张淑彬,王幼珊,陈保冬. 2020

[12]桑黄类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陈万超,杨焱,张劲松,李正鹏,陆本坤,王琨. 2020

[13]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遗传修饰研究进展. 刘蓉蓉. 2008

[14]紫苏甲羟戊酸-5-磷酸激酶基因PfPMK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李辉,温春秀,刘灵娣,温赛群,唐映红,姜涛. 2022

[15]芒果MDS家族基因的鉴定、进化及表达分析. 盖江涛,王鹏,叶秀旭,罗睿雄,陈业渊. 2021

[16]遮阴对柠檬香茅中萜类化合物及其合成酶基因影响研究. 张少平,邱珊莲,黄惠明,李海明,李洲,鞠玉栋,郑开斌. 2023

[17]紫苏萜类生物合成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李辉,温春秀,刘灵娣,温赛群,唐映红,姜涛. 2023

[18]滇龙胆中萜类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沈涛,杨美权,赵振玲,张智慧,王元忠,金航,张金渝,王跃华. 2011

[19]云南金钱槭茎化学成分. 郭蓉,王跃虎,石亚娜,李兴玉,李文昌,龙春林. 2012

[20]杧果中DXR基因的鉴定及与其他果树的比较分析. 盖江涛,白蓓蓓,叶秀旭,王鹏,党志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