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AM)真菌对甘蔗根系侵染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廷速
作者: 李松;张金莲;覃晓娟;刘红坚;谭裕模;袁照年;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丛枝菌根(AM);菌根侵染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1 年 24 卷 05 期
页码: 1757-17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菌根对甘蔗的侵染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盆栽灭菌条件下,利用丛枝菌根球囊霉菌株Glomus sp1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其对侵染甘蔗根系形成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Glomus sp1能很好的侵染甘蔗根系,根系有明显的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泡囊和孢子;菌根能促进植株生长,表现在植株高度、叶长、绿叶数和茎径都比对照有明显优势。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农业管理措施对AM真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闫飞扬,段廷玉,张峰. 2014
[2]摩西球囊霉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孙超,贺超兴,于贤昌,张志斌,李衍素. 2012
[3]甘蔗抗逆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张志勇,雷朝云,蒙秋伊,卢加举. 2012
[4]荔波县甘蔗适宜性评价及区划布局. 李莉婕,童倩倩,孙长青,赵泽英,彭志良,曹怀亮,覃金鼓. 2013
[5]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 雷石富. 2010
[6]绿肥压青对甘蔗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 刘鹏飞,李向勇,张正学,罗凯,雷朝云. 2015
[7]甘蔗新品种黔糖4号的选育. 易代勇,周朝久,雷朝云,余宪初,陈长庚. 2002
[8]甘蔗新品种种植模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樊仙,张跃彬,石红军,郭家文,白志刚,李春燕. 2016
[9]甘蔗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初报. 雷石富. 2011
[10]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基因的cDNA-SCoT差异表达分析. 吴建明,李杨瑞,王爱勤,杨柳,杨丽涛. 2010
[11]转pepc基因籼稻恢复系“N175”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马宏敏. 2014
[12]甘蔗的多元化利用及其相关产业发展. 刘凡值,刘文慈. 2009
[13]云南红皮果蔗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雷石富,谢惠珏,卢加举. 2012
[14]甘蔗新品种(系)品比试验初报. 周明强,谢惠珏,龚德勇,班秀文. 2006
[15]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的选育. 李松,游建华,余坤兴,刘红坚,韦坚,刘丽敏,淡明,谭芳,卢曼曼. 2010
[16]自然条件下甘蔗品种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 张保青,杨丽涛,李杨瑞. 2011
[17]原位杂交在甘蔗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应雄美,蔡青,范源洪,马丽,刘新龙,毛均. 2007
[18]贵州旱坡地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 龚德勇,刘凡值,易代勇. 2005
[19]甘蔗SSR和AFLP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刘新龙,毛钧,陆鑫,马丽,Karen Sarah AITKEN,Phillip Andrew JACKSON,蔡青,范源洪. 2010
[20]甘蔗汁饮料的开发. 王薇.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伯克霍尔德菌通过改善生理适应性及调节铝响应基因的表达增强甘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作者:陆珍;谢光杰;Qaisar KHAN;覃英;黄毓燕;郭道君;杨婷婷;杨丽涛;邢永秀;李杨瑞;王震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菌;甘蔗;铝胁迫;生理适应性;耐铝基因
-
第2年宿根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作者:王晟;徐欣婷;杨春华;覃晓娟;康贻豪;张金莲;招礼军;陈廷速
关键词:甘蔗;宿根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
不同栽培基质毛木耳品质分析与评价
作者:罗阳兰;王灿琴;胡秀月;赵承刚;黄丽玲;陈丽新;覃晓娟;陈振妮;黄世旅;陈平
关键词:毛木耳;栽培基质;农艺性状;氨基酸评价;质构特性;主成分分析
-
广西金花茶根系丛枝菌根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作者:许诗萍;高日芳;张金莲;宋娟;李冬萍;何苑皞;曾诗媛;陈廷速
关键词:金花茶;根系;丛枝菌根真菌;染色
-
4株甘蔗固氮菌株活化土壤养分及影响土壤酶活的分析
作者:谢显秋;张瑞楠;韦江璐;黄毓燕;陈炯宇;李杨瑞;邢永秀
关键词:甘蔗;固氮菌;土壤养分;活化作用;有机酸
-
基质未灭菌和灭菌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香橙砧木生长的影响
作者:康贻豪;张金莲;莫惠捷;温云英;陈海生;程通;陈廷速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柑橘砧木;资阳香橙;灭菌基质;未灭菌基质;生长
-
接种土著和外源AM真菌对杜梨抗旱性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
作者:栗晗;江尚焘;彭海英;李培根;顾长宜;张金莲;陈廷速;徐阳春;沈其荣;董彩霞
关键词:干旱胁迫;杜梨;丛枝菌根真菌;促生;群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