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和环境对不同生育期花椰菜霜霉病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雷

作者: 黄雷;李光庆;姚雪琴;刘春晴;谢祝捷;耿春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椰菜;霜霉病;基因型;温度;湿度;互作效应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1420-14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花椰菜霜霉病是影响其生产和品质的主要真菌类病害之一,为探究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花椰菜霜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对4个花椰菜品种(厦美80天、雪园80天、830-F、黄80天)进行人工接种,调查了3个生长时期、4个不同田间温湿环境条件处理下花椰菜的发病情况,分析霜霉病病情指数与温度、湿度、昼夜温差、积温和日照时数5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花椰菜霜霉病抗性的贡献率依次为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变异幅度分别为77.52%~87.04%、12.33%~19.94%、0.63%~2.54%;黄80天具有较强的霜霉病抗性,可以作为抗性种质资源;花椰菜霜霉病与日均湿度、昼夜温差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度、积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无显著关系.综上,低温和高湿环境会加剧花椰菜霜霉病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秋冬季注意保温、保持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霜霉病发生.

分类号: S436.35

  • 相关文献

[1]温、湿度对花椰菜蕾期授粉结荚率的影响. 张宝珍,李素文,孙德岭,夏小娣,刘奎彬. 1995

[2]不同生态环境对甘薯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后猛,李强,唐忠厚,王欣,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张允刚,唐维,李秀英,马代夫. 2012

[3]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糜子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辛村,杨天育,张恩和. 2012

[4]基于AMMI模型分析棉花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李武,谢德意,段峥峥,赵元明. 2010

[5]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李强,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3

[6]基于AMMI模型分析大菱鲆选育家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马爱军,王新安. 2012

[7]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党照,张建平,赵利,王利民. 2017

[8]高粱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张海燕. 2010

[9]基于AMMI模型分析谷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王军,郭二虎,袁峰,杨慧卿,王青水. 2010

[10]96份花椰菜霜霉病苗期抗性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黄雷,刘春晴,姚雪琴,李光庆,吴鑫燕,谢祝捷. 2023

[11]阿米西达防治花椰菜霜霉病药效试验初报. 王璧生,蔡曼珊,刘景梅,彭埃天,谭耀华,赵日坚. 2005

[12]温度和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幼苗的综合影响. 刘硕,王松鹤,游松财,李玉娥,万运帆. 2015

[13]不同环境下花椰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杨加付,饶立兵,顾宏辉. 2012

[14]不同基因型花椰菜通用再生体系的构建. 汪玲敏,但忠,麻继仙,木万福,杨龙,李易蓉,苏银玲,唐正富. 2020

[15]不同播种期花椰菜生长发育特性. 刘奎彬,方文惠,张宝珍,李素文,孙德岭,赵前程. 2002

[16]南通地区冬季设施茄果类蔬菜环境调控技术. 李小红,刘水东. 2014

[17]温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生长发育与生殖力的影响. 顾俊荣,杨代凤,邓金花,董明辉. 2012

[18]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在浅圆仓中的运用. 胡光,万清,李琛,曹毅,高树成. 2000

[19]毕节地区干草调制研究. 许留兴,熊康宁,张锦华,刘成名,池永宽. 2015

[20]温湿度对普通蚕品种吐平面丝成绩的影响. 曾晓英,姜虹,罗朝斌,黄桂辉,周顺珍,肖贵榜.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