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及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及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亚丽

作者: 李亚丽;刘晓徐;逄世峰;郭靖;王英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药材;食品;丙烯酰胺;分离纯化;分析方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6 年 7 卷 07 期

页码: 2809-2814

摘要: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毒化合物,具有潜在致癌、遗传、神经、生殖和发育毒性。据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丙烯酰胺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中药材及食品中富含氨基酸和还原糖等物质,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中药材及食品的加工过程,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条件基础。所以丙烯酰胺在中药材及食品中普遍存在。研究丙烯酰胺的毒性、检测、形成和抑制(消除)方法,对优化中药材及食品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及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文对丙烯酰胺的毒性、检测和抑制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目前检测和抑制方法进行比较和展望,以期为中药材及食品的科学安全加工提供参考。

分类号: R284.1`TS207.3

  • 相关文献

[1]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油炸薯条中丙烯酰胺方法的研究. 常立伟,康优,宋志峰,曾宪鹏,孟繁磊,南喜平. 2019

[2]食品中丙烯酰胺风险评估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郭波莉,魏益民,潘家荣. 2006

[3]食品中氯虫苯甲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刘腾飞,杨代凤,范君,张丽,董明辉. 2015

[4]食品中氟的赋存形态及其分析方法. 徐霞,应兴华,段彬伍. 2005

[5]食品中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李敏洁,金芬,王丽,刘玥,杨丽华,王静,邵华,金茂俊. 2012

[6]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研究进展. 杨莉莉,金芬,李敏洁,牛云景,王静,邵华,金茂俊. 2014

[7]食品中植酸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 陈佳悦,范?蓓,刘贵巧,李春梅,王凤忠. 2023

[8]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和中药材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李亚丽,朴向民,曲正义,逄世峰,姚丽娜,王英平. 2020

[9]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张超,高虹,李冀新. 2006

[10]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徐飞,孙健,岳瑞雪,朱红. 2011

[11]土壤保水扩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刘娜,晋日亚,南建福. 2010

[12]丙烯酰胺抑制剂筛选及其在油炸过程中对甘薯片品质的影响. 潘牧,李俊,王辉,陈朝军,唐健波,陈超,刘辉. 2021

[13]阳离子絮凝剂的辐照合成及表征. 汪敏,赵永富,吴景霞,冯敏,王合叶,蒋希芝. 2018

[14]不同加工方式对香蕉片品质的影响. 陈茜,张雪春,王振兴,何雪梅,孙健. 2022

[15]阳离子絮凝剂对景观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工艺条件. 邵颖,汪敏,赵永富,吴景霞,高岩,张振华,蒋希芝. 2018

[16]辐照法合成农用保水剂(中试Ⅱ). 陈志龙,王雪原,李布青,葛昕,丁叶强,刘征. 2013

[17]LC-MS/MS法测定11种鲜切油炸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程江华,王薇,廖华俊,周蓓蓓,杨松. 2011

[18]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鲜切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程江华,王薇,何成芳,廖华俊,杨松,闫晓明. 2011

[19]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速溶咖啡和曲奇饼干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郇志博,段云,徐志,王明月,罗金辉,田海,张利强,韩丙军. 2021

[20]面团配方及工艺条件对烧饼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 耿志明,蒋荣,陈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