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冠层结构、冠层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家勇

作者: 王家勇;李春梅;徐文修;李鹏程;张娜;李玲;马云珍;王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76 cm等行距;种植密度;冠层结构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3 年 60 卷 011 期

页码: 2609-26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出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的机采棉最适宜种植密度.[方法]2020年4~10月采用76 cm等行距地膜种植,设置 9×104 株/hm2(A)、12 × 104 株/hm2(B)、15 × 104 株/hm2(C)、18 × 104 株/hm2(D)、21 ×104株/hm2(E)5个种植密度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L4)、冠层开度(DIFN)、光截获率(PAR)、冠层温度、湿度、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冠层结构、冠层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处理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倾角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现为E>D>C>B>A,冠层开度则基本呈现出A>B>C>D>E;各处理的光截获率在空间上基本上呈现出"V"型变化趋势,且密度越大,冠层内平均温度越低、平均湿度越高.当处理水平为15×104株/hm2时,单株铃数和单铃重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同时获得的籽棉产量较高为4 849.96 kg/hm2.分别依次比其他处理增产41.94%、24.20%、4.72%和15.20%.[结论]密度以15×104株/hm2可以获得较优的棉花群体冠层结构,有利于冠层光分布,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李少昆,房建,童文崧. 2004

[2]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焕勇,邓福军,李保成,杨宝玉,杨利勇,林海,王新亭. 2009

[3]种植密度和灌溉定额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 陈利军,林涛,吴凤全,邵亚杰,徐彦军,汤秋香. 2022

[4]南疆棉区机采种植模式下棉花种植密度研究. 辛明华,辛明华,王占彪,李小飞,韩迎春,冯璐,王国平,雷亚平,杨北方,邢芳芳,熊世武,范正义,李亚兵. 2020

[5]双重化控对春玉米不同密度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焦浏,董志强,高娇,陈传晓,卢霖,董学瑞,李光彦,许艳丽. 2014

[6]高密度条件下株型改良对春玉米根-冠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赵耀,程前,徐田军,刘正,王荣焕,赵久然,陆大雷,李从锋. 2025

[7]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蜀麦133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 刘雨杭,赵书宏,祝婷婷,梁振宇,贺大海,陈佳博,任勇,黄林,樊高琼,伍碧华. 2024

[8]密度与播期互作下棉花冠层PAR时空特征分析. 刘帅,刘帅,崔爱花,李永旗,李直兴,谢业涛,余进祥,李亚兵. 2020

[9]连续定点定量施氮对棉花花铃期冠层光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马云珍,马云珍,董合林,李玲,李鹏程,郑苍松,李春梅,万素梅,徐文修,王芳,张娜. 2021

[10]新疆南疆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特征及其品质分析. 辛明华,辛明华,李小飞,韩迎春,王占彪,冯璐,王国平,雷亚平,杨北方,邢芳芳,熊世武,辛明宇,李亚兵. 2020

[11]不同施肥量对棉花冠层结构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 王丽铃,张建新,鲁学浩. 2008

[12]有机液体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马燕,郝先哲,夏军,时晓娟,罗宏海,刘萍,王军. 2020

[13]深松深度对棉花冠层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马君,王静,李春艳,王亮,师维军,崔建平,田立文,郭仁松. 2023

[14]棉花冠层结构测定方法探讨. 姚青青,王斌,杨涛,牛新湘,马兴旺. 2011

[15]新疆石河子棉区高密条件下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特征. 王春艳,礒田昭弘,王道龙,李茂松,阮明艳,苏跃. 2006

[16]膜下滴灌毛管配置对棉花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景慧,韩焕勇,王方永,陈兵,李保成. 2014

[17]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研究. 王军,毛建昌,关新元,陈云,樊庆鲁. 2008

[18]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郑曙峰,徐道青,陈敏,刘小玲,王维,阚画春,李淑英. 2020

[19]密度和灌溉定额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田水分分布及利用的影响. 程少雨,林涛,吴凤全,侯培珂,张丽莹,汤秋香. 2022

[20]密度和氮肥调控对76 cm等行距配置模式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乔迪,张昊,林涛,汤秋香,付浩,鲍龙龙.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