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园昆虫病原线虫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宝珠

作者: 钟宝珠;吕朝军;李朝绪;覃伟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槟榔园;红脉穗螟;致病力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31-4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上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大蜡螟诱捕法,对海南省主要槟榔产区槟榔园中采集到的土样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诱捕,并评估了目标线虫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在采集的150份土样中共有12个土样经检测发现含有昆虫病原线虫,检出率为8%。其中,屯昌、定安和万宁三个市县采集的土样中检出的带线虫比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2.90%、11.76%和10.00%,而海口和保亭土样中未检出昆虫病原线虫。在室内以大蜡螟为试虫测试线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诱捕的12个线虫种群均对大蜡螟幼虫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但致病力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120 h校正死亡率21.11%~72.22%)。选取致病力较高的Tc05、Wn01和Wn09样本测试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的致病作用,结果显示在600IJs/mL线虫液处理后24 h,Wn01种群对寄主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6.67%,半致死浓度LC50为283.70 IJs/mL;Tc05和Wn09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相近,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67%和65.00%,LC50分别为504.75IJs/mL和502.70 IJs/mL。研究表明,Wn01,Tc05和Wn09线虫种群对红脉穗螟幼虫具有一定的控制潜力。

分类号: S476.15

  • 相关文献

[1]槟榔园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红脉穗螟发生数量的影响. 吕朝军,钟宝珠,钱军,苟志辉,连春枝,覃伟权. 2014

[2]绿僵菌野生菌株对红脉穗螟幼虫的致病效果研究. 吕朝军,钟宝珠,钱军,苟志辉,孙晓东,覃伟权. 2014

[3]H.bacteriophora沧州品系对蛴螬的致病力比较. 李克斌,刘春琴,王庆雷,王玉卿,尹姣,曹雅忠. 2008

[4]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幼虫的室内致死能力测定. 钟宝珠,吕朝军,李朝绪,阎伟,黄山春,覃伟权. 2020

[5]三种昆虫病原线虫非生物胁迫耐受特性及其共生菌抑菌作用. 陈澄,侯新强,詹发强,杨蓉,包慧芳,王宁,史应武,龙宣杞. 2023

[6]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长角血蜱雌蜱的致病力. 高志华,杨小龙,刘敬泽,简恒. 2004

[7]昆虫病原线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的研究. 雷利平,南宫自艳,李立涛,董志平,王勤英. 2013

[8]昆虫病原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的室内致病力. 张中润,王金辉,黄海杰,黄伟坚. 2017

[9]对铜绿丽金龟具有高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 白勇章,王文杰,王志敏,李朔涵,李克斌,曹雅忠,王森山,宋丽雯,尹姣. 2024

[10]昆虫病原线虫对腰果细蛾的致病力测定. 张中润,王金辉,黄海杰,黄伟坚. 2016

[11]昆虫病原线虫对红火蚁的致病力及田间防控效果. 易松望,李晓维,陈利民,王金超,黄俊,张娟,吕要斌. 2024

[12]昆虫病原线虫对暗黑鳃金龟的致病力. 张彩铃,王志敏,王思雨,Ibrahim Osman,李克斌,张帅,曹雅忠,王森山,尹姣. 2024

[13]海南槟榔园土壤养分比较研究. 张冬明,张文,谢良商,张润,谭丽霞,卓焕福. 2014

[14]槟榔园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吕朝军,钟宝珠,刘丽,覃伟权,李朝绪. 2021

[15]不同种类色板与添加物协同对槟榔园害虫诱集的初步效果. 钟宝珠,吕朝军,覃伟权,潘月云,阎伟. 2020

[16]槟榔种植调控研究进展. 覃姜薇,蒋菊生,麦全法,吴能义. 2008

[17]槟榔园土壤养分测定与分析. 吴敏,刘立云,董志国. 2010

[18]海南槟榔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杨安富,王汀忠,王华,阮云泽,唐树梅. 2007

[19]琼中县槟榔园土壤养分肥力质量研究. 张冬明,张文,韩剑,谢良商,谭丽霞,卓焕福. 2014

[20]黏虫板不同使用方式对槟榔园害虫的诱杀效果. 吕朝军,钟宝珠,李朝绪,陈拓.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