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药培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海燕

作者: 海燕;康明辉;黄冰艳;赵永英;张丹;相志国;李莉;范黎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育种;DH群体

期刊名称: 中国科技成果

ISSN: 1009-5659

年卷期: 2011 年 012 卷 004 期

页码: 30-32

摘要: 本项目组针对染色体加倍技术、培养基研究、试管苗移栽技术、花药接种、外植体播种时期等花药培养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小麦花药培养高效植株再生技术体系;通过对花培育种的亲本选配、世代选择方法研究,建立了小麦花培育种技术体系;利用花培技术体系培育出了7小麦新品种,获3项新品种权;创造小麦新种质1141份,其中30份编目入国家种质资源库,并构建了2个DH群体.

分类号: S5

  • 相关文献

[1]花药培养技术在小麦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中的应用. 王炜,叶春雷,杨随庄,陈琛,罗俊杰. 2018

[2]小麦新品种花521的选育. 温之雨,王培,张艳敏. 2000

[3]水稻DH群体的构建及其特征分析. 陈峰,朱其松,张士永,严长杰,汤述翥,杨连群,周继华. 2009

[4]3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及苗期抗病性研究. 陈斌,耿三省,赵泓,张晓芬,张宝玺,刘凡. 2010

[5]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胚芽鞘长的遗传分析. 钱雪娅,景蕊莲,王辉,昌小平. 2008

[6]小麦幼苗耐热性的QTL定位分析. 李世平,昌小平,王成社,景蕊莲. 2012

[7]小麦早熟DH群体的构建及其性状表现. 董春林,畅志坚,张晓军,阎晓涛. 2010

[8]小麦DH群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蔡岳,梁增浩. 2013

[9]小麦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周晓果,景蕊莲,昌小平,张正斌. 2005

[10]小麦穗颈维管束遗传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申海兵,杨德龙,景蕊莲,昌小平,曲延英. 2007

[11]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赤霉病抗性QTL的定位与效应鉴定. 郑首航,何员江,陶军,张华,吴舸,邹凤亮,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闫海生,贾海燕,任勇. 2023

[12]小麦结实小穗数QTL分析. 马昊翔,董凡凡,梁增浩,王曙光,王绘艳,景蕊莲,孙黛珍. 2014

[13]小麦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周晓果,景蕊莲,郝转芳,昌小平,张正斌. 2005

[14]小麦DH群体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德龙,李唯,景蕊莲,昌小平. 2007

[15]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QTL分析. 刘秀林,昌小平,李润植,景蕊莲. 2011

[16]胡萝卜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 宋金龙,裴红霞. 2010

[17]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及其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 姚栋萍,李莺歌,吴俊,伍富根,邓启云. 2015

[18]花药培养在中美水稻杂交新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余波,李闯,曾生元,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周义文,姚维成,孙立亭,杜灿灿,龚红兵. 2017

[19]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广亲和恢复系花培效果比较. 李兴莲,谢戎,邓锡洪,何光华,杨正林,左永树,吴丽君. 1995

[20]花药培养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 朱德瑶,丁效华.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