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夹角基因的精细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星雨

作者: 刘星雨;国艳梅;苏晓梅;黄泽军;王孝宣;杜永臣;高建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株型;叶夹角;精细定位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3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叶夹角作为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作物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以叶片上举的161-817为父本,叶片平展的Heinz1706为母本构建F2∶3群体,对番茄叶夹角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叶上举对叶平展表现为部分显性。混池分析结合QTL作图结果显示,番茄10号染色体上存在2个主效QTL(LA1-1和LA1-2)与番茄叶夹角表型有关。其中,LA1-1位于分子标记A-10和A-5之间,遗传贡献率为18.7%,物理距离为1.58 Mb,该区域编码210个基因;LA1-2位于分子标记B-3和B-9之间,遗传贡献率为22.5%,物理距离为378 kb,该区域编码32个基因。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玉米理想株型育种概述. 岳尧海,周小辉,刘文国. 2008

[2]一新的水稻多蘖矮秆突变体tddl(t)的分离及基因的精细定位. 高振宇,刘晓辉,郭龙彪,刘坚,董国军. 2009

[3]番茄耐裂果基因Cr3a的精细定位. 朱玉,范丽娜,黄泽军,杜永臣,国艳梅,李君明,刘磊,舒金帅,王孝宣. 2020

[4]番茄短节间基因BRACHYTIC(BR)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杨沛,宁宇,魏凯,刘晓林,杨孟霞,李珊珊,王孝宣,国艳梅,刘磊,李鑫,杜永臣,李君明,黄泽军. 2023

[5]增强番茄果实颜色基因的精细定位. 王孝宣,杜永臣,朱德蔚,高建昌,LuigiMonti,S.Grandillo. 2004

[6]番茄单向不亲和基因UI3a的精细定位. 宋丽华,崔丽朋,王孝宣,高建昌,国艳梅,黄泽军,杜永臣. 2016

[7]苗期供水、施用微量元素对番茄株型及生长的影响. 李宁,王龙昌,郭文忠,张芳,陈菲,薛绪掌. 2014

[8]异源表达番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lSPS促进拟南芥株型增大研究. 刘雅慧,朱龙英,杨学东,朱为民,张辉,张迎迎. 2021

[9]利用潘那利番茄渐渗群体对单果质量和株高相关QTL的遗传定位分析. 周慧,王孝宣,黄泽军,高建昌,国艳梅,杜永臣,胡鸿. 2015

[10]玉米叶形相关性状的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郭书磊,张君,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燕树锋,卢彩霞,傅晓雷,陈娜娜,库丽霞,铁双贵. 2018

[11]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寇思荣. 2019

[12]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寇思荣,连晓荣,周玉乾,周文期. 2019

[13]玉米叶夹角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周文期,王晓娟,寇思荣,李艳春,何海军. 2019

[14]紧凑型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创制与评价. 彭勃,袁文娅,王奕,赵晓雷,刘强,田建全. 2021

[15]糯玉米叶夹角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祝庆,迟铭. 2020

[16]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彭勃,赵晓雷,王奕,袁文娅,李春辉,李永祥,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20

[17]玉米叶夹角的遗传与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张全艳,张培高,徐春霞,丛一宁,刘丽. 2021

[18]一个籼稻叶夹角新基因的激素敏感性分析和基因定位. 廖慧敏,张启军,秦海龙,夏士健,宗寿余,高艳红,吕川根. 2014

[19]玉米EMS突变体库构建及突变体初步鉴定. 樊双虎,郭文柱,路小铎,张春义. 2014

[20]不同叶夹角玉米杂交种产量潜势的研究. 苏书文,高合明,郭新林.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