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源鼠李糖乳杆菌的12C6+重离子束诱变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威

作者: 蒋威;沈文祥;郑娟善;武小虎;杨雅媛;吕亚楠;王胜义;严作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JF12-1;12C6+重离子束;致死率;突变率;诱变选育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17 期

页码: 140-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利用中科院重离子加速器释放的12C6+重离子束作为辐射诱变源,以酸斑值(HC)和抑菌圈值为指标,对鼠李糖乳杆菌JF12-1进行功能性诱变.通过致死率和正负突变率确定诱变的最佳辐照剂量;对最佳辐照剂量下的突变菌株利用酸斑法进行初筛,抑菌圈法复筛,而后通过连续传代之后检测乳酸含量变化来测定遗传稳定性,并对遗传稳定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定位其突变位点.结果显示辐照剂量为300 Gy时,致死率为79.86%,正突变率为30.33%,负突变率为5.38%,确定为最佳诱变剂量;酸斑法初筛最佳诱变剂量下的突变菌株,得到20株HC值较原始野生菌株提高25%以上的突变株;抑菌法复筛得到8株体外抑菌性较原始野生菌株提高15%以上的菌株;遗传稳定性测定发现这8株突变乳酸菌株产乳酸稳定性良好;16S rDNA测序发现原始野生型菌株JF12-1的可能突变位点不在16S rRNA基因上,促使其产酸和抑菌性能增强的突变位点可能发生在其他基因区段.利用12C6+重离子束成功诱变选育出了高产乳酸及体外抑菌性优良的功能性鼠李糖乳杆菌稳定株,为下一步深入开发该菌株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

分类号: Q939.94

  • 相关文献

[1]奶牛源鼠李糖乳杆菌的12C6+重离子束诱变选育. 蒋威1,沈文祥1,2,郑娟善1,2,武小虎1,杨雅媛1,吕亚楠1,王胜义1,严作廷1. 2022

[2]高粱EMS诱变及突变体筛选、鉴定. 王春语,朱振兴,李丹,丛玲,张丽霞. 2014

[3]γ射线,EMS和NaN_3及其复合处理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陆兆新,黄宝才,柳学余. 1986

[4]枯草芽孢杆菌sacB基因的功能验证及应用. 吴菁,刘秀敏,张维,陈明,林敏. 2008

[5]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点突变猪MSTN基因的研究. 张冬杰,刘娣,张旭,汪亮,杨国伟. 2016

[6]甜菜四倍体品系的诱变选育. 卞桂杰,张景楼,郑毅,黄淑兰,张宇航. 2004

[7]利用离子注入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郭伟群,罗莉斯,李能威,张晓琳. 2012

[8]2种观赏柳愈伤诱导外植体与最佳激素筛选试验. 王莹,张健,李敏,李玉娟,谈锋. 2014

[9]芽孢杆菌高产活性物质与诱变育种. 严婉荣,符美英,肖敏,陈圆,赵志祥,肖彤斌. 2017

[10]复合诱变野生酵母ZZ-46选育高产油脂菌株. 周秋利,顾喆,龙凌凤,郭书贤,刘汝宽,孙海彦,孙付保. 2020

[11]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C两优26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易卫平,彭选明,庞伯良,谢洪科,邓波,易靖超. 2014

[12]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yz-145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王龙英,李孝辉,费笛波,范永仙. 2004

[13]苹果醋优势醋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宋娟,胡生海,李明泽,张霁红. 2016

[14]产低温碱性蛋白酶黄海黄杆菌YS-9412-130高产菌株的选育. 张云波,孙谧,洪义国,王跃军,阎晓玲,董美娜,桑玉泉,田杰,王瑞娟. 2000

[15]早熟甜橙新品种-渝早橙的选育. 漆巨容. 2011

[16]康氏木霉TN-27饲用木聚糖酶制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费笛波,冯观泉,袁超. 2004

[17]桑椹果酒酵母的诱变选育研究. 赵祥杰,杨荣玲,肖更生,刘学铭,涂国全. 2007

[18]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二十二碳六烯酸裂殖壶藻藻株. 和俊豪,付子琳,丁军,马露,卜登攀. 2022

[19]亚硝基胍诱变选育低温β-半乳糖苷酶高产菌. 刘文玉,史应武,王杏芹,娄恺. 2008

[20]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筛选与高产酶菌株的ARTP诱变选育. 高荣,郑志国,鲍时翔,莫坤联,黄惠琴.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