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保施药器械的喷雾效果及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玉国

作者: 陈玉国;姚晨虓;李洪亮;杨晋燕;张玉林;苗淑月;白静科;李成军;董春浩;李淑君;王志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药器械;喷头;植保无人机;雾化效果;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烟草科技

ISSN: 1002-0861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30-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不同植保施药器械的喷雾效果和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在烟田对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与不同喷头组合和植保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高度喷施药液的雾化效果、作业效率及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与多连杆鱼骨式8喷头组合的药液附着率(68.33%)最高,药液在烟株上、中、下部叶片上均分布均匀,相比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与圆锥空心双喷头组合可减药33.23%,相比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与圆锥空心单喷头组合的绝对防效为18.52%,且以中挡位喷雾效果最佳。烟草旺长期至成熟期时,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与多连杆鱼骨式8喷头组合和植保无人机在2.0 m飞行高度喷施药液,药液在烟叶上的雾滴分布均匀度和覆盖率分布均匀度均较高,平均雾滴粒径在125.00~148.30μm之间,均符合药剂喷雾防治烟草病害的最佳生物粒径标准,且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达33.26%和29.36%,作业效率分别较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与圆锥空心双喷头组合提高了1.20倍和36.24倍。

分类号: S435.72

  • 相关文献

[1]东南亚杧果主产区的施药器械与技术现状与展望. 王冰洁,刘奎,吕宝乾,姜蕾,潘波,梁敬琦,林勇. 2020

[2]不同施药器械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效果研究. 程善闽,樊中臣,束永龙,苏贤岩. 2018

[3]6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李基光,林中正. 2013

[4]不同喷头喷药防治山楂叶螨的效果. 张坤鹏,武海斌,于欣,李爱华,孙瑞红. 2012

[5]喷头和施药液量对水稻植株上农药沉积和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 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徐鹿,顾中言,邱白晶. 2019

[6]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在茶园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王希,何玲,史建苗,范劲松,钟玲,袁会珠. 2019

[7]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韩海亮,包斐,赵福成,谭禾平,楼肖成,王桂跃. 2019

[8]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胡红岩,陈宇楠,宋贤鹏,任相亮,马小艳,马亚杰,王丹,马艳. 2022

[9]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条件与防效的研究. 伏荣桃,陈诚,王剑,陈雪娟,卢代华. 2021

[10]不同植保器械施药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 张翠翠,易春燕,夏先全,吴斌,潘业田,刘旭. 2021

[11]植保无人机喷施草铵膦在叶菜田清园灭茬中的效果. 郭文磊,冯莉,张泰劼,田兴山. 2018

[12]丙环唑和醚菌酯药液浓度、雾滴密度与其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的关系. 孔肖,闫晓静,杨代斌,袁会珠. 2018

[13]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 肖汉祥,周振标,陆世忠,李燕芳. 2019

[14]植保无人机喷雾对枣树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评价. 徐兵强,宋博,熊金铭,高冠荣,闫晓静,樊丁宇,朱晓锋. 2021

[15]植保无人机飞喷施药防治宿根蔗杂草效果. 罗亚伟,覃振强,李德伟,梁阗. 2020

[16]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简报. 陆世忠,肖汉祥,王家宜,何婉雯,陈珊媛. 2022

[17]不同作业方式和施药模式下杀虫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魏琪,万品俊,何佳春,赖凤香,王渭霞,傅强. 2021

[18]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技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评价. 兰波,刘方义,徐善忠,黄水金,余建,杨迎青,李湘民. 2017

[19]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对荒漠绿洲麦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崔燕华,周婷婷,沈煜洋,陈利,蔺国仓,杨安沛,张航,雷钧杰,李广阔,高海峰. 2022

[20]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病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 孙嵬,苏前富,张伟,高悦,杨微,周佳春,高月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