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间作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模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大伟
作者: 赵大伟;徐宁生;杨华才;黄兴粉;邓国军;王序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糯玉米;间作;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9-35
摘要: 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本实验对甘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15种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16(四间双,株距30 cm)的鲜薯产量(22 670.16kg/hm2)是间作处理中最高的,处理16的经济效益(37 782.16元/hm2)也是供试处理中最高的,综合评价得出处理16的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此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有利依据。
分类号: S513`S531
- 相关文献
[1]丛林式橡胶园栽培试验初报. 谢贵水,蒋菊生,陈俊明,蔡明道,曾宪海. 2002
[2]武鸣县木薯间作花生、大豆的高产高效模式. 韦小贞,尹成和,李兆贵,韦艳春,马汉宝,许晓芳,黄柏玲,黄洁. 2011
[3]木薯花生间作的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 钟瑞春,蒋菁,熊发前,贺梁琼,李忠,韩柱强,黄志鹏,唐荣华. 2015
[4]晋北地区糯玉米间作花椰菜栽培技术.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杨志斌. 2020
[5]糯玉米与棉花间作对蚜虫种群的调控作用. 路献勇,李淑英,朱加保,程福如,刘方志,江本利,於春. 2017
[6]浙薯956在金华地区种植表现及高效栽培模式. 蒋梅巧,张良,吴列洪,钟子毓,程林润. 2022
[7]甘薯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董翠,杨新笋,吴先国. 2018
[8]甘薯芝麻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解备涛,张海燕,汪宝卿,段文学,张立明. 2017
[9]不同栽培模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马志虎,戴忠良,潘跃平,孙春青,孙国胜. 2014
[10]仿生态栽培姬松茸配方筛选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韩海东,徐国忠,陈敏健,董红艳. 2010
[11]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李标,李飞,孙伟,丁海兵,雷尊国. 2010
[12]辣椒套种春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 裴承元,林宏,李桂莲,李琼芬,傅纪勇,孟平红,郭惊涛. 2014
[13]春甘蓝套种玉米复栽秋甘蓝栽培模式. 曹建琴,王静,顾蓉. 2017
[14]法国杏产业现状. 孙猛,刘威生. 2012
[15]丰县毛木耳栽培模式简介. 汪彩云,李勇. 2010
[16]辽宁北部中早熟水稻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琦,侯守贵,代贵金,于广星. 2014
[17]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8]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 金吉林,刘涛,金吉芬,蔡永强,郑伟. 2009
[19]旱地分带轮作制中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朱星陶,汪卫红,龙喜燕. 1998
[20]桑树的生态价值及其在贵州“东桑西移”中的生态栽培. 韩世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周进华;徐宁生;张磊;王颖;杨万林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形态特征;生育时期;栽培密度试验
-
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作者:康泽培;孙健;张小雨;赵大伟;陈基权;杨泽茂;谢冬微;唐蜻;许英;邓灿辉;程超华;粟建光;戴志刚
关键词:黄秋葵;种质资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建水县甘薯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
作者:谢家华;杨万林;康桂辉;王颖;张磊;徐宁生
关键词:甘薯;品种(系)筛选;产量;干物率;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云南建水
-
云南省甘薯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杨万林;徐宁生;张磊;王颖;卢丽丽;隋启君
关键词:云南;甘薯;生产特点;产业链特征;制约因素;高质量发展
-
宣威地区不同甘薯品种在马铃薯收获后移栽的产量表现
作者:宁彩虹;代艳琼;王朋军;马朝勇;徐宁生;缪应省
关键词:甘薯;品种;移栽;产量表现;云南宣威
-
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作者:齐国峰;赵大伟;于亚辉;刘中卓;孙杰;张战;付雪蛟;钟顺成;王诗宇;李楠;韩雷
关键词: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
云南紫薯产业及开发潜力
作者:赵蓓蕾;杨万林;王颖;徐宁生;张磊;谢家华;康桂辉;梁文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