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对大豆的诱变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玉虹
作者: 郭玉虹;王培英;张军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EMS;大豆;诱变
期刊名称: 核农学通报
ISSN: 1001-1676
年卷期: 1994 年 04 期
页码: 162-164
摘要: 采用0.2%,0.4%,0.6%EMS(pH=7)处理大豆种子,结果表明:EMS对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有较好的诱变效果。文中还对EMS在大豆诱变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EMS诱变马铃薯脱毒试管苗适宜剂量与效应的研究. 张洪亮,许庆芬,张荣华,徐宁. 2017
[2]离体筛选彩叶凤梨耐羟脯氨酸变异体的研究. 崔克强,王彦尊,史华平,王计平. 2018
[3]EMS诱变对油莎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何嘉欣,罗永坚,周素婷,陈润雯,邹智,赵永国. 2019
[4]EMS对工业大麻汾麻3号种子萌发的影响. 冯旭平,康红梅,赵铭森,高金虎,孟晓康,薛红丽. 2020
[5]EMS诱变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的响应条件分析. 杨秀丽,宁东贤,赵玉坤. 2018
[6]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的EMS诱变研究. 董颖苹,连勇,何庆才. 2006
[7]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对豇豆种子活力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瑜琨,杨净,蔺国仓,任向荣,回经涛,唐勇. 2018
[8]菜豆A18-1 EMS诱变和突变体库的构建. 秦向凯,冯国军,刘大军,刘畅,杨晓旭,闫志山. 2020
[9]EMS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 谢玲玲,周火强,弭宝彬,倪向江,陈玲欢. 2020
[10]EMS诱导辣椒“6421”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分析(英文). 周书栋,欧立军,刘周斌,马艳青,陈文超,张竹青,戴雄泽,邹学校. 2016
[11]EMS诱发大豆脂肪酸组成优良突变的研究. 王培英,王连铮,朴德万. 1993
[12]一个大豆理想株型突变体it1的表型和生理鉴定. 苏伯鸿,李忠峰,邱丽娟. 2016
[13]EMS诱发大豆M_2与M_3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比较. 吴秀红. 2012
[14]大豆突变体库构建研究进展. 张小明,薛永国. 2016
[15]影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因素及其改良途径. 王新风,富健,孟凡钢,马巍. 2008
[16]航天搭载和离子束注入对大豆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郭建秋,吴存祥,冷建田,侯文胜,韩天富. 2009
[17]不同熟期大豆对航天诱变的反应. 郑伟,郭泰,王志新,吴秀红,刘忠堂,刘玉红,宋若鹤,陈永章. 2008
[18]质子束诱变大豆的能量和剂量效应. 郭建秋,吴存祥,冷建田,侯文胜,唐掌雄,韩天富. 2009
[19]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与基因挖掘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张金波,夏善勇,王永斌,谭巍巍,李赵博,肖辉,韩新春,刘昭军. 2022
[20]诱变改良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郭玉虹,王培英,许德春,孟丽芬,李铭丰,董德建,林蔚刚,吴俊江,张雷,钟鹏,韩凌.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黑土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及春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丁维婷;房静静;武雪萍;张继宗;张久明;张军政;刘亦丹;宋霄君;李婧妤;郑凤君;张孟妮;刘晓彤
关键词:黑土;有机肥替代;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酶活性;籽粒产量;小麦品质
-
夏玉米叶片分层氮素营养的高光谱诊断
作者:金梁;胡克林;田明明;魏丹;李虹;白由路;张军政
关键词:高光谱;营养诊断;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
-
东北黑土区核盘菌对大豆寄主的破坏性研究
作者:张军政;杨谦;魏丹;杨雷;张喜林;陈雪莉
关键词:大豆;核盘菌;破坏性
-
诱变改良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作者:郭玉虹;王培英;许德春;孟丽芬;李铭丰;董德建;林蔚刚;吴俊江;张雷;钟鹏;韩凌
关键词:诱变;大豆;蛋白质含量
-
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黑农38的栽培技术
作者:郭玉虹;杜维广;陈怡;栾晓燕;满为群;李铭丰
关键词:大豆;黑农38;品种;栽培技术
-
早熟菜用大豆淮哈豆1号的选育
作者:杨加银;王培英;徐海斌;李铭丰;张复宁;郭玉虹;董德建
关键词:
-
菜用大豆新品种淮哈豆1号
作者:郭玉虹;王培英;李铭丰;董丽华;董德建;林尉刚;杨家银;张复宁;宋福彬
关键词:菜用大豆;淮哈豆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