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新品种'石辣6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杨国

作者: 谭杨国;谭志成;吴朝龙;陈加伦;彭艳;段敏杰;谭卫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石辣6号;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期刊名称: 辣椒杂志

ISSN: 1672-4542

年卷期: 2023 年 21 卷 003 期

页码: 32-36

摘要: '石辣 6 号'是以辣椒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T108A为母本,恢复系Q1-352C231 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朝天椒一代杂交种.中熟,平均始花节位14.5节,播种到红熟131 d.单株挂果210个左右,单果质量4.6 g左右.果实小羊角形,果面微皱,果纵径9 cm,果横径1.3 cm,果肉厚1.4 mm,平均制干率27.81%.辣椒素总含量1.33 g/kg,辣度2.05万SHU.在西南地区一般每667 m2 产鲜红椒1 500 kg左右,田间表现高抗疫病、抗病毒病、高抗细菌性叶斑病.该品种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加工品质好,适宜在西南地区海拔高度500~1 500 m及相似区域作春夏露地及早春地膜覆盖种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干制辣椒新品种黔辣7号的选育. 杨红,姜虹,涂祥敏,詹永发,刘崇政,余文中,赖卫. 2011

[2]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陈卫国,刘克禄,田斌,王佐伟. 2015

[3]贵州辣椒常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涂祥敏,刘崇政,赖卫,杨红,詹永发,余文中. 2011

[4]辣椒“三落”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控技术. 涂祥敏,杨红,赖卫,刘崇政,苏丹,蓬桂华. 2010

[5]温室尖椒栽培密度及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 白晓雷,王秀芝,孟令强,崔聪聪. 2010

[6]不同育苗基质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彦良,张建国. 2015

[7]辣椒幼苗灌根接种疫霉菌侵染后叶片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宋虎卫,罗德旭,张云峰. 2015

[8]2009年贵州部分引进辣椒品种区域田间试验. 姜虹,苏丹,蓬贵华,王金洪. 2010

[9]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蓬桂华,张爱民. 2016

[10]几种辣椒植株萎蔫性病害的鉴别与防治初探. 田应书,詹永发. 2010

[11]两个黔椒新品种的区域试验. 胡光萍,胡明文,袁远国. 2007

[12]两种生物药剂对辣椒蚜虫的防治对比研究. 王燕春,赵伟强,杨春喜,曲宝茹. 2015

[13]早熟高产牛角椒新品种慧丰1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杜刚强,张贤,王勇,张慧勇,朱春侠,黄伟,韩凤英. 2015

[14]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对辣椒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佃锶佳,范鸿雁. 2015

[15]辣椒的新品种保护和OUS测试. 陈海荣,王加红,韦祝山,顾晓君. 2006

[16]辣椒现蕾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硫酸锌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涂祥敏,赖卫,杨红,刘崇政,杨万容. 2013

[17]大蒜与几种作物的高效接茬模式研究. 李锦康,董恩省,虎明洪,颜兴,李桂莲. 2007

[18]贵州辣椒区试G组田间比较试验. 姜虹,詹永发,杨红,韩世玉. 2009

[19]辣椒优异资源耐热性遗传分析. 王飞,姚明华,李宁,焦春海. 2013

[20]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詹永发,田应书,杨红,何建文,涂祥敏,刘崇政.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