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和缓控肥替代部分化肥降低双季稻田综合净温室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桂花

作者: 李桂花;周吉祥;张建峰;杨俊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稻;温室气体;净温室效应;有机肥;缓控肥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0 年 26 卷 006 期

页码: 1017-10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秸秆还田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常规土壤培肥措施,在此背景下,进一步研究有机肥和包膜尿素替代部分普通尿素,以及施用硅肥和微量元素对土壤固碳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理,为实现稻田“固碳减排”提供依据.[方法]江西高安县的双季稻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13年.在秸秆全部还田、早稻施N165kg/hm2和晚稻施N 195 kg/hm2条件下,设置4个氮素处理:100%普通尿素氮(CK);用20%有机肥氮替代普通尿素氮(N1);在N1基础上增加Si、Zn和S肥(N2);在N2基础上用30%的包膜尿素氮替代普通尿素氮(N3).于收获期测定作物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2016年测定了早稻和晚稻生育期温室气体(CO2、N2O和CH4)排放量.[结果]与早稻季相比,晚稻季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高,其中晚稻季CH4排放量是早稻季的4倍(P<0.05),生态系统呼吸增加了7.5%~9.3%(P>0.05).同一季节4个处理间生态系统呼吸没有显著差异;N2O排放量以CK最高,其中早稻季CK处理比N1、N2和N3处理分别增加31.7%、27.2%和43.7%,晚稻季分别增加20.0%、31.5%和40.6% (P< 0.05);与CK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处理显著增加了CH4的排放量,其中早稻季N1、N2和N3处理分别增加了13.1%、13.9%和21.4%,晚稻季分别增加了19.4%、12.7%和13.7% (P< 0.05).利用地上部生物量估计当季/年尺度土壤固碳效应,晚稻季有机肥处理(N1、N2和N3)与CK相比增加显著(P<0.05);2016年早稻产量比晚稻提高30%,所以早稻季综合净温室效应是负值(碳汇),而晚稻季是正值(碳源),全年总计为碳源,这表明稻田产生温室效应.与CK处理相比,有机肥和包膜尿素配施处理(N3)显著降低了全年综合净温室效应.[结论]连续4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基础上,用有机肥部分替代普通尿素可显著增加Ct4排放,但又显著降低N2O排放且增加土壤固碳效应.综合考虑,有机肥投入会显著降低双季稻田综合净温室效应.使用包膜尿素替代部分普通尿素可有效降低施用有机肥产生的CH4排放,且通过提高产量进一步降低双季稻生产系统的综合净温室效应.而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综合净温室效应没有显著正效应.由于晚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早稻,因此,通过优化施肥技术提高早稻产量是降低双季稻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东北季节性冻融农田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特征研究. 陈哲,韩瑞芸,杨世琦,张爱平,张晴雯,米兆荣,王永生,杨正礼. 2016

[2]有机肥和秸秆炭分别替代部分尿素和秸秆降低黑土温室效应的效果. 李桂花,郭俊娒,姜慧敏,张建峰. 2018

[3]安徽省沿江平原双季稻3种栽培体系碳足迹. 王光宇,朱丽君,张扬. 2021

[4]双季稻减排增收的水氮优化管理模式筛选. 李如楠,李玉娥,王斌,万运帆,李健陵,马娉,翁士梅,秦晓波,高清竹. 2020

[5]控释肥和添加剂对双季稻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和减排评价. 王斌,李玉娥,万运帆,秦晓波,高清竹. 2014

[6]施氮量及抑制剂配比对双季稻生长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石丽红,田发祥,石生伟. 2010

[7]耕作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剖面CH4和N2O分布特征的影响. 杨通,吴俊男,鲍婷,李凤博,冯金飞,周锡跃,方福平. 2021

[8]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对双季稻CH_4与N_2O排放的影响. 易丽霞,胡跃高,曾昭海,唐海明,肖小平,杨光立. 2011

[9]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增兵,束爱萍,刘光荣,李祖章,张文学,袁福生,胡启锋. 2018

[10]长期化肥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根茬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特征的影响. 柳开楼,张会民,韩天富,周利军,李大明,胡志华,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胡惠文. 2017

[11]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浙南双季稻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张禹,张文勇,张佳佳,陈照明. 2023

[12]有机肥与石灰配施对华南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黄建凤,吴腾飞,叶芳,张木,逄玉万,吴昭云,肖勇,吴永沛,付弘婷,李苹. 2024

[13]长期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变化趋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冀建华,侯红乾,刘益仁,刘秀梅,冯兆滨. 2015

[14]不同有机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田发祥,朱坚,霍莲杰. 2018

[15]不同施肥方式对林下蒲公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刘旭,刘威,蔡卫佳,王昊. 2022

[16]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春玉米农田N_2O排放及净温室效应的影响. 翟振,王立刚,李虎,邱建军,杨军,董小雨. 2013

[17]湖南省季节性干旱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冯利平,莫志鸿,黄晚华,杨晓光,潘学标. 2011

[18]栽培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敬礼恒. 2014

[19]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研究. 钟珺,胡启锋,李云,黎为兵,连垚,张朝阳,虞新华. 2015

[20]双季稻丰产栽培的清洁生产技术. 彭春瑞,罗奇祥,陈先茂,杨震,漆勇,蔡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