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蚕区桑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凡炜

作者: 戴凡炜;罗国庆;王振江;李磊;唐翠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树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32-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桑枯萎病是华南蚕区危害严重的桑树病害。从广东和广西主要蚕区收集桑枯萎病病株样本47份,利用TTC培养基分离到优势菌株105株,根据其培养特性选择10株代表性菌株以水培桑苗进行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10个菌株均具有致病性,致病率60%~90%。结合菌株培养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推断分离选择的10个菌株分别属于肠杆菌科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和泛菌属(Pantoea)等3个菌属。基于菌株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Dafeng08-1和Yingde07属于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cloacae),菌株Lianjiang07和Mengshan07属于肠杆菌属的阿氏肠杆菌(E.asburiae),菌株Leizhou07和Wengyuan07属于克雷白氏杆菌属的肺炎杆菌(K.pneumoniae),Xuwen07和Huazhou07菌株属于雷白氏杆菌属的克雷伯氏菌(K.variicola),Guishibie10-1菌株属于克雷白氏杆菌属的产酸克雷伯氏菌(K.oxytoca),Luogang07菌株属于泛菌属的菠萝泛菌(P.ananatis)。由此可见,引起华南蚕区桑枯萎病的病原菌具有多样化特征。

分类号: S888.7

  • 相关文献

[1]首次于青海省发现Pectobacterium polaris引起马铃薯黑胫病. 刘思邈,孙清华,张凤军,马永强,冯志文,张若芳. 2022

[2]八株蜡蚧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蚜致病性的影响. 蔡春霞,李茂业,陈德鑫,潘敬,刘明科,齐禹哲,肖丽娜,任春燕,刁朝强,徐传涛,沈祥祥,邓双跃. 2018

[3]禽滑液囊支原体WF224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王昆,宫晓炜,郑福英,陈启伟,刘永生,杜晓华. 2018

[4]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致病性和品种抗性研究. 杨晓蓉,李晓,周小刚,杨家秀,林勇,杨力,杨天智. 2004

[5]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对大豆幼苗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韩庆新,辛惠普. 1990

[6]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致病性研究. 赵素微,王凤龙,张金合,陈伟. 2008

[7]水产动物病原菌致病性胞外产物的研究进展. 牟海津,刘志鸿. 2000

[8]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张雪梅,刘明军,杨波,谭立新,张宁,玛依拉. 2009

[9]西瓜、甜瓜瓜亡革菌枯萎病及其致病性. 耿丽华,史越,宫国义,宋顺华. 2023

[10]呼和浩特市苜蓿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杨剑锋,王乐,张园园,林克剑,徐林波,刘爱萍. 2022

[11]桑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以离体叶片接种测定致病性的方法. 江秀均,柴建萍,占世丰,杨振国,谢道燕,倪婧,达爱斯,罗雁婕. 2015

[12]鄂西北小麦全蚀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汪华,杨立军,曾凡松,喻大昭. 2014

[13]高粱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彭陈,何晓兰,黄益洪,徐照龙,郭士伟. 2014

[14]tRNA修饰酶GidA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高婷,袁芳艳,刘泽文,刘威,周丹娜,杨克礼,段正赢,郭锐,梁婉,田永祥. 2019

[15]番茄溃疡病病原菌致病性的鉴定. 张庆萍,王燕春,徐佳,周艳芳,邱廷艳. 2016

[16]福建省豌豆根腐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 陈庆河,翁启勇,何玉仙,赵健. 2004

[17]健康犊牛直肠细菌的多样性. 许强,马勋,康立超,薄新文,王新华. 2012

[18]16S rRNA基因的PCR-DGGE技术分析茶尺蠖幼虫肠道细菌种群结构及多样性. 靳亮,王金昌,王洪秀,张贱根,杨罡,靳海燕. 2013

[19]1型和2型鸭疫里默氏菌的交叉保护. 程龙飞,傅光华,彭春香,施少华,黄瑜,陈红梅,万春和. 2009

[20]Enterobacter spp.:引起“桑枯萎”病的新证据. 朱勃,王国芬,谢关林,周勤,徐福寿,Praphat Kawicha,李斌,陈建锋.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