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葡萄贮运期黑斑病害致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志强

作者: 朱志强;集贤;兰青阔;赵新;张小栓;张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斑病;致病痛原菌;分离鉴定;ITS序列分析;链格孢霉

期刊名称: 包装工程

ISSN: 1001-3563

年卷期: 2020 年 41 卷 021 期

页码: 3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鲜食葡萄黑斑病害的致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为鲜食葡萄采后病害防控措施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选用贮藏后的马奶等4个鲜食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黑斑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在PDA培养基上,观察拟菌株形态以及菌丝和孢子形态特征,采用有伤和无伤活体接种健康果实,并观察其发病特征,应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 分离出3种优势致病菌(A,B和C),检出频率分别为75.0%,32.0%和42.11%.有伤和无伤活体接种均具有致病性,且有伤大于无伤.对比《真菌鉴定手册》,初步确定拟菌株A为链格孢霉,拟菌株B为灰葡萄孢霉,拟菌株C为拟茎点霉,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法证实拟菌株A与KJ489375.1、GU190188.1的序列相似度达到99%,结合两者结果确定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链格孢霉属小孢子种.结论 明确引起鲜食葡萄贮运期黑斑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为链格孢霉属小孢子种.

分类号: S435.313+.2

  • 相关文献

[1]蓝莓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 葛达娥,图尔荪阿依·图尔贡,魏照辉,潘玥,王帆,周剑忠,刘小莉. 2020

[2]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陈立杰,刘彬,郑莹,段玉玺,陈井生. 2008

[3]云南几种兰花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段春芳,李枝林,方飞,杨根华,陈思思,洪群艳. 2010

[4]杏贮藏过程中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存坤,高芙蓉,冯叙桥,王文生,李国华,于晋泽,纪海鹏. 2014

[5]丁香酚对蓝莓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葛达娥,魏照辉,图尔荪阿依·图尔贡,潘玥,王帆,陶宁萍,周剑忠,刘小莉. 2020

[6]陕西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中作用的比较研究. 毕华银,张矢远,罗毅,冯建林,吴绍熙,匡开源,史士英,杨进生,王治伦,郭雄. 2001

[7]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2018

[8]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研究进展. 闫璐,高贵田,哈益明,范家霖,陈云堂. 2016

[9]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研究进展. 闫璐,高贵田,哈益明,范家霖,陈云堂. 2017

[10]一株野生多孔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和川,苏文英,谭一罗,秦裕营,马腾,浦汉春,周振玲. 2019

[11]基于ITS序列分析对杏鲍菇菌种的鉴定. 李莹,李莉,刘艳玲,李剑梅,王艳华. 2014

[12]一株临沧野生黄鸡■的鉴定与生长条件研究. 周会明,张焱珍,柴红梅,杨荣情,谭莹,张萍萍,白玉英,赵一莲,金玉洁. 2019

[13]平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崔筱,刘芹,段亚魁,康源春,孔维威,张玉亭,袁瑞奇,孔维丽. 2020

[14]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王连生,孔令晓. 2020

[15]一株临沧野生灵芝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张焱珍,周会明,白玉英,柴红梅,古广红,赵娅通,田利波,卯明娟. 2020

[16]甘肃省苹果炭疽病病原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马永强. 2017

[17]一株杨树灰霉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冯连荣,宋立志,赵大根,矫丽曼. 2022

[18]广西苦瓜白粉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冯诚诚,陈小凤,黄熊娟,琚茜茜,黄玉辉,梁家作,刘杏连,黄如葵. 2024

[19]基于ITS序列分析18个茶树菇菌株的亲缘关系. 王洪秀,魏云辉,靳亮,胡中娥,李菁,陈庆隆,李胜杰,钟国祥. 2016

[20]山东地区樱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孙杨,韩伟,孙玉刚,魏国琴,付全娟,杨兴华,宫庆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