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安全脆弱性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悦

作者: 崔悦;陈永福;韩昕儒;李国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物安全;脆弱性;指标体系;熵权法;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12 期

页码: 27-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非常态因素影响不断蔓延、地缘格局突变及西方宣称经济脱钩之大背景下,中国食物安全的脆弱性问题愈发凸显,如何提高食物安全韧性成为食物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方法]文章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的基本框架,分别从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建立食物安全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层面食物安全脆弱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运用重点移动方法分析了食物安全脆弱性空间迁移特征.[结果]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指数总体处于下降通道,但存在阶段恢复性的反弹特征;在食物安全脆弱性评价的权重中,食物生产维度最大,且其中的气候因素的权重相对较高;东部地区、主销区和东部沿海经济综合区是食物安全脆弱性较高的区域;天津、宁夏与上海的食物安全脆弱性问题突出;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重心呈向西南迁移态势,年均移动距离为90km.[结论]有必要建立具有更具前瞻性、更高韧性和更强适应能力的食物安全战略,从减轻暴露性风险和敏感性及提高气候因素等适应能力入手,强化食物安全较为脆弱地区的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提高食物安全的适应能力.

分类号: F426.82%F713.55

  • 相关文献

[1]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顾康康,刘景双,王洋,彭小黎,王明全. 2008

[2]北票市大巴沟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 柳金库,李菲,丁宏宇,霍研. 2024

[3]基于熵权法的沈阳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王志丹,潘荣光,赵英明,钟智利. 2018

[4]基于熵权法TOPSIS的不同品种苜蓿综合生产性能评价. 耿智广,曹宏,张金霞,窦晓利,李积友. 2024

[5]大麦萌发期优异耐碱性种质筛选与鉴定. 李建波,刘志萍,王文迪,巴图,马宇,吕二锁,杜慧婷,徐寿军. 2023

[6]中国食物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及实证分析. 李哲敏. 2009

[7]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陈栋,耿静超,万忠,梁俊芬,许晓斌,陈作英,张禄祥,王国志. 2008

[8]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的方法与实用. 王连弟,孙国兴,黄学群. 1995

[9]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以榆中县为例. 马海芸[1,雍雅明,刘宗盛. 2012

[10]天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分析. 陈琼,秦静,孙国兴,李瑾. 2016

[11]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贾凤伶,李瑾,黄学群. 2013

[12]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黄修杰,蔡勋,储霞玲,马力,左喆瑜. 2020

[13]寒冷地区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社会经济效果综合评价. 杨森,孙周平,李宁辉,罗良国. 2021

[14]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张壬午,王洪庆,张克强. 1992

[15]基于组合优化的山东省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黎业,覃志豪,独文惠,包阿茹汗. 2019

[16]农业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官波,陈娉婷,罗治情,沈祥成. 2017

[17]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鲁苏浙3省的比较分析. 李首涵,杨萍,卢德成. 2023

[18]中国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赵俊晔,张峭,赵思健. 2013

[19]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高风,潘建伟. 2006

[20]北京市循环农业综合评价与分析. 王爱玲,周连第,文化.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