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添加量的大豆分离蛋白和淀粉对烤猪肉中杂环胺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鄢嫣

作者: 鄢嫣;曾茂茂;陈洁;杨松;尤逢惠;宋亚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环胺;肉制品;大豆分离蛋白;淀粉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22 期

页码: 324-328+3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将2.5%、5.0%、7.5%和10.0%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淀粉添加于猪肉中,采用UHPLC-MS/MS法测定其中16种杂环胺的含量,探讨其对杂环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5%的SPI和淀粉后,除喹喔啉类(Me IQx和4,8-Di Me IQx)外,各杂环胺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杂环胺的含量先升高后开始下降。当添加量达到10.0%时,SPI的添加对4,8-Di Me IQx的形成出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淀粉的添加对吡啶和喹啉/喹喔啉杂环胺的促进作用则变得不再显著(p<0.05)。由此可见,SPI和淀粉的添加对烤猪肉体系中多数杂环胺的形成具有低剂量促进,且随着剂量的增多促进效果逐渐减弱的影响规律。

分类号: TS251.4

  • 相关文献

[1]热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岑明桦,许莹盈,叶培辉,赵燕,胡均鹏,冼燕萍,曾晓房,白卫东,董浩. 2020

[2]UPLC-MS/MS检测肉制品中16种杂环胺前处理方法筛选. 丁晓倩,惠腾,白雪,王振宇,张德权. 2021

[3]不同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涂层对冷却牛肉贮藏品质的影响. 郭鑫,张超,马越,江连州,赵晓燕. 2011

[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中药中7种杂环胺类物质. 陆雨顺,赵洋,王泽帅,刘松鑫,李珊珊,孙印石. 2021

[5]黑胡椒提取物中抑制PhIP活性关键化合物的筛选与鉴定. 鄢嫣,焦叶,曾茂茂,陈洁,江舰. 2020

[6]反复卤煮对老汤品质影响研究. 唐春红,李海,李侠,张春晖,陈琳莉. 2015

[7]烤羊腿过热蒸汽联合红外光波烤制工艺参数优化. 潘腾,孟婷婷,马建荣,王振宇,张德权. 2018

[8]反复卤煮对老汤品质的影响研究. 唐春红,李海,李侠,张春晖,陈琳莉. 2015

[9]脂肪含量及原料肉形态对烤羊肉饼中杂环胺形成的影响. 郭海涛,王振宇,潘晗,李娟,张德权. 2014

[10]烤羊腿过热蒸汽联合红外光波烤制工艺参数优化. 潘腾,孟婷婷,马建荣,王振宇,张德权. 2018

[11]肉制品加工过程中harman和norharman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潘晗,王振宇,郭海涛,倪娜,张德权. 2013

[12]不同前体物对酱肉中β-咔啉norhharman和harman的影响. 潘晗,王振宇,倪娜,刘金凯,刘越,张德权. 2014

[13]畜禽产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形成机制及抑制措施——以杂环胺为例. 潘晗,张春晖,王振宇,郭海涛,倪娜,张德权. 2013

[14]烤鸭红外蒸汽烤制工艺参数优化及对杂环胺含量作用研究. 潘腾,王雅琪,刘欢,王振宇,张德权. 2018

[15]不同烟熏时间鸡腿肉香气化合物与危害物及相关前体物研究. 高荣美,张德权,时浩楠,王振宇,张春江. 2024

[16]传统肉制品中杂环胺的HPLC测定. 廖国周,张英君,徐幸莲,周光宏,陈明. 2008

[17]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快速测定热加工肉类中7种杂环胺. 诸力,贾伟,万旭志,姚明哲,章宇. 2023

[18]油炸鸡肉中杂环胺的形成及其与色泽的相关性研究. 杨钊宇,刘伟,李耘. 2021

[19]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羊肉制品中9种杂环胺. 郭海涛,潘晗,王振宇,陈丽,张德权. 2012

[20]畜禽产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形成机制及抑制措施-以杂环胺为例. 潘晗,张春晖,王振宇,郭海涛,倪娜,张德权.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