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秀花

作者: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侵染;发育;发生世代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315-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河北省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在自然环境下的侵染与发育特点,于2009—2012年分别采用漂浮法、浅盘法和酸性品红染色法在3个不同区域对土壤中孢囊和2龄幼虫(J2)以及根系内线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孢囊内卵的发育动态进行检测。在土壤中除6月上中旬未检测到J2外,周年均分离到J2。冬前J2出现小高峰,种群密度为12.3~18.6条/100mL土样;在4月上中旬J2大量发生,种群密度为52~65条/100 mL土样。冬前J2侵入小麦后能够发育至3龄幼虫,3龄幼虫发生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4龄幼虫的发生高峰在5月中下旬,白雌虫形成高峰期在5月下旬,且1年后孢囊内卵孵化率达到86.5%。研究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省小麦上1年发生1代,关键侵染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分类号: S435.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模式韭菜田韭菜迟眼蕈蚊和葱黄寡毛跳甲的种群动态. 周仙红,翟一凡,段陈波,沈一凡,庄乾营,于毅. 2016

[2]青海省春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侵染规律研究. 侯生英,张贵,王信,王爱玲. 2013

[3]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的研究.I.抗源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侵染和发育的影响. 陈品三,王连铮. 1996

[4]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侵入与发育的影响. 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2

[5]南方根结线虫在河北日光温室黄瓜上的种群动态.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6

[6]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羊鼻蝇的发生世代调查. 薄新文,陈志蓉,郑经鸿,徐雪平,张兴亚. 1999

[7]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张柱亭,类成平,孙嵬,张统书,董辉. 2014

[8]不同地区、不同世代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蛋白质、脂肪、糖含量测定结果初报. . 1986

[9]北京顺义区八字地老虎的种群监测与发生世代分析. 解书香,张云慧,王泽民,谢爱婷,穆常青. 2015

[10]高粱条螟在湘北地区的发生动态. 黄河清,田际榕,肖宝刚,刘晓峰,王建文. 2002

[11]北京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发生动态调查. 黄文坤,郑国栋,张宏嘉,刘淑艳,彭德良. 2013

[12]2019年川东北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及生物学特性调查. 曾伟,陈庆华,徐翔,谢晋伟,赵其江,何忠勤,张龙. 2020

[13]我国草地贪夜蛾年发生世代区划分. 谢殿杰,唐继洪,张蕾,程云霞,江幸福. 2021

[14]北京地区禾谷孢囊线虫生活史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黄文坤,郑国栋,张宏嘉,刘淑艳,彭德良. 2012

[15]昭通市苹果绵蚜的生活史及习性. 谌爱东,谭挺,李迅东,龚声信,赵雪晴,陈福寿,张龙. 2006

[16]温度对绿眼赛茧蜂寄生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程云霞,罗礼智,雷朝亮,江幸福,张蕾. 2017

[17]小麦孢囊线虫病害发生规律、鉴定方法及防控策略综述. 黄忠勤,王波,周兴根,冯国华. 2013

[18]二硫氰基甲烷与灭菌唑和吡虫啉的联合使用对小麦孢囊线虫的防治. 黄文坤,彭焕,孔令安,李惠霞,彭德良. 2017

[19]安徽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与鉴定. 吴慧平,彭德良,吴向晖,张胜. 2012

[20]不同土壤深度禾谷孢囊线虫的孵化特点.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