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产量及根系生长对旱涝急转的响应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芸

作者: 高芸;吕海英;齐学斌;李平;梁志杰;张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涝急转;夏玉米;产量;根干重;根系形态

期刊名称: 人民黄河

ISSN: 1000-1379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8 期

页码: 145-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探明旱涝急转胁迫下夏玉米产量及根系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测桶试验,设置不同程度的旱涝急转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于旱期开始、旱期结束、涝期结束、复水前期(15 d)、复水后期(21 d)测量根、冠干重以及根系形态指标,收获期测量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①旱涝急转组产量均低于正常组,平均减产率为63.04%;粒重减小是旱涝急转组减产的主要原因,平均减幅为70.41%;重涝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②根干物质、根冠比在旱涝急转涝期减少(降低)最为严重,平均降幅分别为41.41%、37.12%;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的削减主要集中在复水期;比根长、比表面积虽然在复水期低于对照组,但在旱涝急转受旱阶段略高于对照组,旱期平均增大3.19%、1.74%.旱涝急转对根系生长的抑制直接导致了粒重的减小,从而降低了产量.

分类号: S275.6%TV882.1

  • 相关文献

[1]Ⅱ优898产量对旱涝急转的响应规律研究. 高芸,胡铁松,齐学斌,袁宏伟. 2020

[2]基于根冠协调发展的东北春玉米高产种植密度分析. 刘月,明博,李姚姚,王克如,侯鹏,薛军,李少昆,谢瑞芝. 2023

[3]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榆林市旱涝急转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宋惠敏,张雪艳,马欣. 2022

[4]耕层土壤虚实结构优化春玉米根系形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白伟,孙占祥,张立祯,郑家明,冯良山,蔡倩,向午燕,冯晨,张哲. 2019

[5]耕地方式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匡恩俊,李梓瑄,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朱宝国. 2020

[6]不同磷效率小麦根系形态、磷素转运及产量的差异分析. 黄晨晨,宋晓,黄绍敏,张珂珂,岳克. 2021

[7]不同追氮模式对河南沿黄稻区粳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付景,尹海庆,王亚,杨文博,张珍,白涛,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 2021

[8]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 王红妮,王学春,赵长坤,李军,秦俭,龙祖利. 2019

[9]淹水对灌浆期冬小麦的根系形态、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彩霞,周新国,郭冬冬,郭树龙,王和洲,陈金平,姜新. 2013

[10]不同种植方式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花生生物量、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张俊,汤丰收,刘娟,臧秀旺,张忠信,董文召,刘华,苗利娟,徐静. 2015

[11]叶面硼肥对甜荞植株构型及产量的影响. 王雨,孔德章,王炎,赵权,张锦阁,黄小燕,黄凯丰. 2018

[12]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李中阳,齐学斌,樊向阳,吴海卿,杜臻杰,李平,吕谋超. 2015

[13]连作对高粱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樊芳芳,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丁玉川,武爱莲,郭珺,王立革. 2016

[14]施氮水平对青稞氮素吸收利用率、根系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郭案铭,吴昆仑,姚晓华,姚有华. 2024

[15]种植模式对高密度下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根形态的影响. 王冬昭,饶德民,李琪瑞,程彤,于德彬,孟凡钢,赵婧,闫晓艳,邱强,张伟. 2023

[16]氮肥与密度互作对单粒精播花生根系形态、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俊华,吴正锋,沈浦,于天一,郑永美,孙学武,李林,陈殿绪,王才斌,万书波. 2020

[17]干旱胁迫对花生生育中后期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 丁红,张智猛,戴良香,慈敦伟,秦斐斐,马登超,李美,宋文武,康涛. 2013

[18]黄淮区不同年代冬小麦主栽品种根系性状及氮素利用率的差异. 陈欢,陈阜,乔玉强,郑成岩,邓艾兴,曹承富,张卫建. 2019

[19]不同钙肥梯度与覆膜对低钙红壤花生根系形态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国,张昊,李林,刘登望,万书波,王飞,卢山,何翔,易静. 2017

[20]连作对高粱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樊芳芳,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丁玉川,武爱莲,郭珺,王立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