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cro-CT的玉米自交系茎秆维管束表型高通量获取与精准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欢
作者: 赵欢;王璟璐;张颖;廖生进;杜建军;郭新宇;赵春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茎秆;Micro-CT;区带;维管束表型;高通量获取;精准解析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2 年 50 卷 012 期
页码: 201-2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玉米自交系茎秆不同节位形态特征差异大、维管束分布不同等特点,利用Micro-CT扫描技术及基于区带的维管束表型解析方法,对茎秆基部第3节、穗位节、顶位节节间进行显微图像获取,实现茎秆不同节间横切面、表皮区、周皮区、髓区、维管束相关表型的精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带的维管束表型解析方法适用于茎秆不同节间维管束表型解析,可获得表征茎秆节间组织和维管束形态、几何性状、分布等共47项指标,获取效率高达20 s/张图像.同传统方法相比,基于区带的维管束表型解析方法效率高、通量大,且可获取的表型指标类型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同茎秆横切面长轴长等传统指标相比,基于区带的维管束表型解析方法获取的功能区表型指标变异系数较大,能更好地反映出不同节间、不同自交系间的差异;且在不同自交系间,基部第3节的周皮区维管束数量(P=7.79×10-29)和穗位节的周皮区维管束面积占比(P=1.79×10-26)差异最显著.此外,从基部到顶部,表征横切面及各功能区几何、形态性状以及维管束数量、面积相关的表型指标呈依次减小的趋势;表征维管束分布的表型指标呈依次增加的趋势;功能区面积占比分布趋势不同,其中周皮区面积占比在基部节间最大,髓区面积占比在穗位节最大,表皮区面积占比在顶位节最大.本研究实现了玉米自交系茎秆不同节间维管束表型的高通量获取与精准解析,初步揭示了表型指标在不同节间的分布趋势,可为后期茎秆表型遗传解析和性状定向改良提供参考.
分类号: S126%S513.01
- 相关文献
[1]运动负荷下LDH同工酶谱分析. 朱永和. 1984
[2]卧式切碎装置切碎效果的试验研究. 孙雪峰,李其昀,任延昭,张国海,魏元振. 2014
[3]玉米茎秆水分遗传研究. 赵延明,肖军,张宝石,王昌涛,沙万淳. 2002
[4]玉米茎秆弯曲性能与抗倒能力的研究. 勾玲,赵明,黄建军,张宾,李涛,孙锐. 2008
[5]超声辅助法对两种材料修复髓腔穿孔密度的影响. 李立,屈晨,李万山,钟渝翔,廖礼姝,陈梦苇,任蕾西. 2017
[6]基于CT图像和RAUNet-3D的玉米籽粒三维结构测量. 杜建军,李大壮,廖生进,卢宪菊,郭新宇,赵春江. 2022
[7]基于Micro-CT的黄瓜苗坨夹取破损检测及取苗参数优化. 刘洋,毛罕平,韩绿化,徐静云,马国鑫,李亚雄. 2018
[8]基于Micro-CT的玉米籽粒显微表型特征研究. 赵欢,王璟璐,廖生进,张颖,卢宪菊,郭新宇,赵春江. 2021
[9]基于Micro-CT分析大豆种子结构表型及构建种子重量预测模型. 刘长斌,李远鲲,郭民坤,樊江川,郭新宇,卢宪菊.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磁性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吸附研究
作者:张颖;叶宇航;司文帅
关键词:磁性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表征;吸附;磺酰脲
-
基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的作物知识问答系统
作者:吴华瑞;赵春江;李静晨
关键词:多模态融合;人机交互;农业知识问答;甘蓝作物;大语言模型
-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作者: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学研协同
-
母体高尿酸血症对妊娠的影响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燠诗;范冰峰;张颖;许保增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妊娠;代谢综合征;表观遗传
-
基于电子鼻的酿酒葡萄果实香气鉴定评价
作者:刘学伟;刘崇怀;樊秀彩;张颖;孙磊;黄丽亚;姜建福;牛生洋
关键词:电子鼻;酿酒葡萄;种质资源;香气
-
基于Micro-CT分析大豆种子结构表型及构建种子重量预测模型
作者:刘长斌;李远鲲;郭民坤;樊江川;郭新宇;卢宪菊
关键词:Micro-CT;大豆;结构表型;重量预测;模型构建;机器学习
-
外源性雄激素17ɑ-甲基睾酮诱导性逆转过程中施氏鲟肝脏转录组的分析研究
作者:何铮;李禹韬;王若愚;曹顶臣;孙志鹏;王思涵;张依宁;张颖
关键词:17α-甲基睾酮;性腺组织学;类固醇激素;转录组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