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泸恢317对二(三)化螟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抗性的初步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戎

作者: 谢戎;李永洪;黄芝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虫性;抗病性;鉴定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0 年 32 卷 008 期

页码: 34-38

摘要: 在四川和海南初步鉴定了籼稻泸恢317对二(三)化螟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泸恢317的田间为害率与抗虫对照A232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感虫对照F77的;二化螟对泸恢317的为害指数在3个试点均小于40%,其抗性达中抗水平;2014年及2016年三化螟对泸恢317造成的枯心率极显著低于F77的;泸恢317两年的枯心指数分别为39.7%和29.8%,均小于40%,其对三化螟的抗性达中抗水平;2016年泸恢317的田间白穗率为3.1%,与A232差异不显著(2.9%),而与F77达1%显著差异(8.5%);泸恢317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害后的病情指数为6.3%,达抗级水平.因此,泸恢317具有中抗二化螟和三化螟,以及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特性,可作为多抗抗源加以利用.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中国杂交稻的“超感虫性”研究概况. 寒川一成,刘光杰,沈君辉. 2003

[2]20%三唑·辛硫磷EC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试验. 李家发,赵龙,王家立,苏军军,胡克英. 2005

[3]籼稻种质资源A232抗三化螟的相关特性分析. 罗俊涛,李永洪,蒋钰东,郑军,曾正明. 2024

[4]广西普通玉米区试品种抗病虫性鉴定. 晏卫红,黄思良,谢玲,黄卫东,岑贞陆. 2008

[5]黑龙江省高粱种质抗丝黑穗病、靶斑病、高粱蚜和亚洲玉米螟鉴定. 焦少杰. 2006

[6]硅介导的水稻对二化螟幼虫钻蛀行为的影响. 刘川,侯茂林. 2010

[7]转sck/crylAc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 李冬虎,傅强,王锋,姚青,赖凤香,吴进才,张志涛. 2004

[8]转sck/cry1Ac 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 李冬虎,傅强,王锋,姚青,赖凤香,吴进才,张志涛. 2004

[9]转sck/cry1Ac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 李冬虎,傅强,王锋,姚青,赖凤香,吴进才,张志涛. 2004

[10]杂交稻抗二化螟的胞质遗传效应分析. 沈君辉,刘光杰,黄得润,占小登,陈深广,曹立勇,程式华. 2007

[1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上的应用. 裴庆利,王春连,刘丕庆,王坚,赵开军. 2011

[12]四川省水稻螟虫的越冬研究. 陈晓娟,何树林,夏琼. 2010

[13]不同籼稻品种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抗螟性鉴定. 谢戎,刘成元,向箭宇. 2012

[14]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成虫的飞翔能力. 孙建中,张建新,沈雪生. 1993

[15]湖北省水稻螟虫抗药性水平测定与分析.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 2007

[16]毒死蜱防治水稻害虫的药效试验. 朱文达,李芒,邢平,王小平. 2001

[17]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的自然寄生作用. 郭慧芳,方继朝,谢艳飞,杜正文. 2002

[18]湖北省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抗药性监测.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常向前. 2008

[19]稻螟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方继朝,杜正文,张德玉. 1993

[20]10%ATO-CHM乳油对水稻主要害虫的毒力测定.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吴军,肖华锋.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