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杂交种黄玫瑰的种性特征及配套栽培与加工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振硕
作者: 宋振硕;郭吉春;杨军;王让剑;孔祥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杂交种;黄玫瑰;种性特征;栽培技术;加工技术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33-36
摘要: 黄玫瑰是从黄观音(♀)与黄棪(♂)的回交一代中选育出的杂交种。适制性广,制乌龙茶与绿、红、白茶,香气与制优率特高,品质优异;杂种优势强,产量高,抗性与适应性强或较强,且开采期早;综合性状优异,超过对照种黄棪。在省内外推广应用,优质增效作用显著,深受生产者、消费者的喜爱。本文在简述黄玫瑰种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茶区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优质、高产、高效"和"生态、安全、低碳"为目标,实施杂交种黄玫瑰相应配套的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杂交种金牡丹的种性特征及幼年期栽培技术分析. 王让剑,郭吉春,杨军,宋振硕,曾玉,林祥松,汤信平. 2010
[2]鲜糯2号白糯玉米的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 段宜英,陈永欣. 2006
[3]靖安白茶制茶品质及管理、加工技术. 黄利,曾永强,陈克彪,陈裕林,肖志良,王伟伟,江和源. 2023
[4]以'巨玫瑰'葡萄为母本的胚挽救育种研究. 郭艳芳,张娜,田淑芬,月丫. 2019
[5]乌龙茶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表现——紫牡丹 金牡丹 黄玫瑰区试报告. 郭吉春,杨如兴,张文锦,陈志辉,林淑冰,刘国英,陈慧聪,游玉琼,黄毓梅,游洪忠,潘玉生,陈思齐. 2002
[6]茶树杂交种茗科3号全国区试贵州点试验报告. 周富裕. 2009
[7]茶树杂交种茗科4号全国区试贵州点试验报告. 周富裕. 2009
[8]速冻糯玉米加工技术要点. 刘红霞,张玉荣,刘洋. 2016
[9]双孢菇保鲜与加工技术. 周永斌,张志军,王文治,訾惠君,刘连强. 2008
[10]青茶加工技术在贵州茶区应用前景及分析. 刘晓霞. 2009
[11]小米深加工的基本技术及其利用. 解喜明. 1992
[12]中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分析. 杨光明. 2012
[13]提高名优绿茶色泽的加工技术措施. 龙粟,本文,陈江涛. 2007
[14]我国大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赵丽华,王小鹤. 2006
[15]香菇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郭玲玲,王艳华. 2019
[16]即食鸡骨泥贡丸加工技术研究. 陈黎洪,肖朝耿,唐宏刚,贾震. 2010
[17]湖南普洱茶加工技术探讨. . 2005
[18]干酪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杨贞耐,张健. 2013
[19]速冻草莓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韩艳秋,陆研,高雅,石太渊. 2009
[20]优质苜蓿草捆加工生产技术的研究. 刘兴元.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QTL-Seq的水稻籽粒蛋白含量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林添资;孙立亭;景德道;余波;曾生元;李闯;钱华飞;杜灿灿;胡庆峰;杨军;周义文;巫章平;龚红兵
关键词:水稻;食味品质;稻米蛋白质含量;QTL定位
-
福建省再生稻生产:举措、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者:杨军;阮妙鸿
关键词:福建省;再生稻;粮食安全供给;农业强国建设
-
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杂交创新种质;农艺性状;EST-SSR;遗传多样性
-
膜分离对福建产不同茶类提取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蔡淑娴;刘仲华;陈林
关键词:茶叶;水提物;膜分离;生化成分;抗氧化
-
高等植物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孔祥瑞;金珊;陈志辉;陈常颂
关键词: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蛋白结构;生理功能;逆境表达
-
茶树苯乙醇樱草糖苷含量相关遗传位点的挖掘
作者:张力岚;杨军;王让剑
关键词:茶树;苯乙醇樱草糖苷;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优异等位变异
-
梨小食心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霍楠;胡军;孙江;吕品;王苑馨;杨军;罗进仓;贾栋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卵黄原蛋白;基因克隆;发育时期表达;组织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