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杂交晚稻精准条播长秧龄机插的生长及产量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亚梁
作者: 王亚梁;朱德峰;张玉屏;陈若霞;向镜;陈惠哲;谌江华;汪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连作晚稻;杂交稻;精准条播;长秧龄;机插;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01 期
页码: 215-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45.7 g盘-1)和18条(PS-18,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60.5 g盘-1)作为对照,同期播种,设置20、25、30和35 d 4个机插秧龄,比较分析各播种方式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精准条播提高秧苗群体透光性,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提高了长秧龄秧苗的素质,增加了带分蘖秧苗的比例,其中PS-16秧苗素质最好,带分蘖秧苗的比例最高.(2)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取秧2~3株苗比例,PS-16和PS-18间差异不明显.秧龄延长增加机插秧苗伤根程度和伤苗率,降低秧苗存活率,其中PS-16的伤根程度和伤苗率增加幅度最小,机插秧苗存活率最高.(3)机插秧龄延长增加了秧苗缓苗返青天数进而推迟水稻生育期,各机插秧龄下,PS-16的缓苗返青期最短,生育期因秧龄延长而推迟的天数最少.(4)精准条播有效促进分蘖,其中PS-16效果最好,PS-16机插10 d分蘖数平均比PS-18和BS高16.4%和20.8%.机插秧龄延长降低群体分蘖高峰苗数,各秧龄下高峰苗数PS-16>PS-18>BS.成穗率在不同播种方式处理间差异不大.(5)秧龄延长降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PS-16下降幅度最小.(6)不同机插秧龄下,精准条播通过增加有效穗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有效降低了机插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各机插秧龄下产量PS-16>PS-18>BS.试验说明,与传统撒播相比,精准条播增强了秧苗素质,提高了机插质量,缩短了长秧龄下的返青时间,促进了分蘖早发,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有效减少了连作杂交晚稻因机插秧龄延长而引起的产量损失,其中精准16条条播效果好于18条条播.
分类号: S511.3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稻叠盘出苗育秧机插的秧苗质量及产量研究
作者:邵美红;朱德峰;程思明;程楚;徐群英;胡潮水
关键词:早稻;机插秧;叠盘出苗;育秧;成秧率;产量
-
不同光质配比的LED光源补光对水稻机插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高义卓;向镜;叶天承;孙凯旋;陈惠哲;张玉屏;张义凯;王亚梁;王志刚;张运波
关键词:水稻;发光二极管(LED);秧苗素质;人工补光
-
甬优籼粳杂交稻作再生稻种植的再生特性及产量形成分析
作者:谌江华;汪峰;史骏;肖山;何水清;王亚梁;朱德峰;陈若霞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再生稻;再生特性;产量形成;轻简栽培
-
水稻氮素营养诊断及施用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孙凯旋;张玉屏;向镜;张义凯;王亚梁;熊家欢;叶天承;高义卓;唐梅;王志刚;陈惠哲
关键词:水稻;氮素诊断;穗肥;精准施肥
-
水田覆膜直播压槽与覆盖物对水稻出苗的影响
作者:熊雪;曹雪仙;向镜;陈惠哲;武辉;张义凯;王亚梁;王志刚;王晶卿;徐一成;赵福建;张玉屏
关键词:水稻;直播;覆膜;覆盖物;秧苗素质
-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稼粳86;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种植密度与每丛苗数对单季杂交稻甬优1540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志刚;王亚梁;向镜;张义凯;张玉屏;陈惠哲
关键词:杂交水稻;甬优1540;种植密度;每丛苗数;茎蘖动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