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生殖群体生物学特征及消化酶活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海馨

作者: 于海馨;徐东坡;周游;游磊;杨彦平;刘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消化酶;生物学特征;性成熟;生殖洄游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8 年 006 期

页码: 844-8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途中渔获规格、性腺成熟度及消化能力的差异特征,于2014年洄游汛期内(10-11月)在长江下游8个断面采集样本并进行生物学调查及消化酶活力测定.共随机采集样本261只,其中雌蟹127只、雄蟹134只.壳宽变幅为44. 46~96. 06 mm,均值为(64. 28±9. 45) mm;体质量变幅为34. 9~312. 9 g,均值为(131. 65±57. 79) g.壳宽和体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雌蟹关系式为y=0. 000 8x2. 859 6(R2=0. 951 2),雄蟹关系式为y=0. 000 4x3. 031 5(R2=0. 960 1).性腺指数(GSI)变幅为0. 71~10. 84,均值为4. 94±2. 59;肝胰腺指数(HSI)变幅为2. 46~20. 04,均值为7. 92±1. 89.淀粉酶比活力变幅为0. 02~5. 45 U/mg prot,均值为(0. 84±0. 76) U/mg prot;脂肪酶比活力变幅为0. 28~1. 13 U/g prot,均值为(0. 68±0. 14) U/g prot;胰蛋白酶活力变幅为117. 21~78 897. 26 U/mg prot,均值为(10 947. 64±12 663. 57)U/mg prot;纤维素酶比活力变幅为0. 74~2. 59 U/g prot,均值为(1. 32±0. 27) U/g prot.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洄游途中较少摄食,洄游早期主要由肝胰腺中贮备的脂肪供能,后期摄食强度则逐渐增大.在其生殖洄游通道上,渔获规格呈递减趋势,且雄蟹总体大于雌蟹;肝胰腺指数与性腺指数表现为消长的变化特征;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呈递降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变幅较小,而脂肪酶活性则逐渐上升.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中华绒螯蟹生殖群体生物学特征及消化酶活力研究. 于海馨,徐东坡,周游,游磊,杨彦平,刘凯. 2018

[2]盐度升高对中华绒螯蟹几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王瑞芳,庄平,冯广朋,章龙珍,黄晓荣,贾小燕. 2012

[3]美国北极狐的养殖技术. 孟庆江,陈之果. 2000

[4]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苏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王伟,叶金云,杨霞,张易祥,刘沛. 2015

[5]中华绒螯蟹幼体及成蟹的消化酶活性研究. 施炜纲,谢骏,周恩华. 2000

[6]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体内铜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杨志彪,赵云龙,周忠良,周鑫,杨健. 2005

[7]渗透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生化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瑞芳,庄平,黄晓荣,冯广朋,章龙珍,陆建学,王海华,王妤. 2013

[8]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和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蒋湘辉,王兴兵,李赫,胡宗云,张健,魏洪祥,杨培民. 2025

[9]小黄鱼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昊,程起群. 2010

[10]长江刀鲚生殖洄游过程中血清能量指标变动. 郭文君,杨彦平,马凤娇,姜敏,王红篮,刘凯. 2022

[11]长江刀鲚生殖洄游期间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分析. 马凤娇,郭文君,应聪萍,杨彦平,徐跑,刘凯,殷国俊. 2023

[12]商品蛋鸡育成阶段的限饲方法. 李志国,娜日娜,刘亚娟. 2014

[13]提高鸡群均匀度的科学途径. 娜日娜,黄靖华,尚广源. 2013

[14]杂交海带新品系B013孢子囊形成规律初探. 苏丽,逄少军,高素芹. 2017

[15]日粮蛋氨酸和代谢能水平对大午金凤蛋鸡预产蛋期性成熟和产蛋初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士杰,刘尧君,刘淑静,王伟唯,赵丽红,计成,马秋刚. 2018

[16]小黄鱼生物学特征与资源数量的演变. 严利平,刘尊雷,张辉,凌建忠,袁兴伟,李圣法. 2014

[17]北京油鸡脂肪沉积对母鸡性发育和性成熟的影响. 李云雷,孙研研,徐松山,薛夫光,白皓,刘一帆,恩和,陈继兰. 2016

[18]北方温室应用天敌昆虫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树英,陈长风,仝赞华,吴矩文. 2006

[19]两品种鸭下丘脑miRNA的鉴定及其表达验证分析. 陈蓉,应诗家,陈哲,于建宁. 2017

[20]南海北部海域中国枪乌贼耳石的形态学分析. 韩青鹏,陆化杰,金岳,陈新军,陈国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