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Pi54和Pi-km的育种利用价值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兆强

作者: 宋兆强;刘艳;王宝祥;王芳权;迟铭;刘金波;陈庭木;方兆伟;邢运高;徐波;杨波;杨杰;徐大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968-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为了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Pi54和Pi-km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这4个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对在稻瘟病菌圃经多年抗性筛选的60份资源材料进行基因型鉴定,并通过连续两年稻瘟病菌接种鉴定对不同抗性基因的抗稻瘟病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0份试验材料中,只携带Pi-ta基因的有14份,占总材料的23.3%,携带Pi-ta+Pi-b基因组合的有9份,占总材料的15.0%,携带Pi-b+Pi54基因组合的有9份,占总材料的15.0%,携带Pi-ta+Pi-b+Pi54基因组合的有12份,占总材料的20.0%。在连续两年的接种鉴定中,Pi-ta、Pi-ta+Pi-b和Pi-ta+Pi-b+Pi54基因组合均无4级高感;只有Pi-b+Pi54基因组合出现4级高感材料。通过连续两年抗性基因与穗颈瘟发病等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基因的抗病能力都在不断减弱。因此,在抗稻瘟病新品种选育中抗稻瘟病新抗源的挖掘和新抗性基因的导入已经迫在眉睫。

分类号: S435.111.41

  • 相关文献

[1]抗稻瘟病Pi2/9/z-t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华丽霞,汪文娟,陈深,汪聪颖,曾烈先,杨健源,朱小源,苏菁. 2015

[2]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的穗颈瘟抗性. 刘艳,王宝祥,杨波,陈庭木,邢运高,孙志广,徐波,迟铭,卢百关,李健,刘金波,方兆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9

[3]利用BSA-Seq方法鉴定谷丰B抗稻瘟病基因. 陈子强,陈松彪,郭新睿,颜静宛,田大刚,李刚,王锋. 2021

[4]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Pigm和Pi54在骨干亲本中的分布以及对穗颈瘟抗性的作用. 宛柏杰,刘凯,赵绍路,朱静雯,刘艳艳,张桂云,朱国永,王爱民,唐红生,孙明法,严国红. 2020

[5]32份粳稻骨干亲本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刘艳艳,曹婷,刘兴华,严国红. 2020

[6]103个杂交稻亲本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基因型检测. 王祯,樊叶杨,庄杰云,朱玉君. 2016

[7]江苏部分粳稻品种和品系中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基因型分析(英文). 陈涛,何重,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5

[8]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瑶,聂元元,蔡耀辉,颜满莲,毛凌华,李永辉,卢明,李名迪. 2011

[9]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归类分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刘鹏,魏毅东,陈由强,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0]水稻抗稻瘟病基因Bsr-d1的SNP区域在地方品种中的变异分析. 刘畅媛,孙一丁,马继琼,杨奕,汤翠凤,阿新祥,郭怡卿,许明辉. 2021

[11]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佩胜,赵春德,余宁,张迎信,刘群恩. 2014

[12]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概况. 张锦花,施碧红,赵明富. 2007

[13]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鉴定. 孙富,唐梅,卢宏琮,何聪,廖张波. 2024

[14]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在我国水稻主栽品种中的分布. 时克,雷财林,程治军,许兴涛,王久林,万建民. 2009

[15]稻瘟菌毒素胁迫下水稻根部生理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张君,罗雅丽,童涛,叶陆青,许巧,陆文怡,姜华,薛大伟. 2015

[16]江苏部分粳稻品种和品系中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基因型分析. 何重,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4

[17]吉林省主推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沈海波,付胜,杜文鑫,林秀云,孙强,张海波,王金明. 2013

[18]云南地方稻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研究进展. 王甜,许明辉. 2010

[19]宁夏水稻代表性种质及后代抗稻瘟病基因型分析. 李耀栋,张银霞,李金吉,张振海,张敏,田蕾,杨淑琴,李培富. 2019

[20]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具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余守武,郑学强,范天云,黄益峰,陈合云,陈珊宇,洪晓富,阮关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