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繁殖行为生态学的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增洪

作者: 徐增洪;周鑫;水燕;赵朝阳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交配行为;掘洞行为;繁殖行为学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4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382-3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初次性成熟、生殖季节、交配体制、交配行为、掘洞行为、护幼抚育行为等独特的生殖对策和行为特性展开研究。在克氏原螯虾主要繁殖季节进行野外自然采集成虾样本进行交配产卵等实验观察统计,每批次采集成虾样本为30尾以上,体质量在15~40 g。结果表明:1)克氏原鳌虾生长快速且性成熟早,当年个体经6~12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2)该虾属秋冬季产卵类型,但交配季节宽泛,繁殖期长,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均有交配现象。7月份(1龄、2龄,体质量22.4 g±2.56 g)交配率为20%,产卵率为0;8月份(1龄、2龄,体质量26.7 g±2.98 g)交配率为45%,产卵率为5%;9月份(1龄、2龄,体质量29.3 g±3.11 g)交配率达到60%以上,产卵率为10%;10月份(1龄、2龄,体质量30.9 g±3.39 g)交配率为75%以上,产卵率为35%,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交配季节主要集中在8?10月,产卵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0?12月。3)交配体制属于繁殖行为学中的乱交制,雌雄性比较为松散,存在普遍的重复交配现象。4)具有明显的穴居性,掘洞行为是克氏原螯虾一个显著突出的生态习性,繁殖季节掘洞强度显著增强,掘洞目的主要为雌虾产卵孵幼,其他季节的掘洞目的则是为躲避不良的生态环境,冬春季则几乎没有掘洞行为,即不同季节克氏原螯虾的掘洞有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克氏原螯虾繁殖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可为其开展人工繁殖和生产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966.12

  • 相关文献

[1]基于物联网监测系统对梨小食心虫日活动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赵龙龙,周旭凌,胡增丽,李庆亮,张未仲,刘朝红,韩凤,李捷,杜海燕. 2017

[2]甜菜夜蛾交配行为和能力. 曹卫菊,钱坤,胡毅. 2003

[3]盲蝽交配行为研究进展. 李彬,张赛,王晨蕊,王桂荣,刘杨. 2020

[4]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交配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苑士涛,万方浩,魏国树. 2007

[5]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研究. 柏天琦,杨硕媛,谷星慧,计思贵,张宏瑞,张立猛. 2017

[6]小菜蛾交配行为及能力的观察. 谭永安,祝树德,柏立新,肖留斌. 2011

[7]大螟成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和释放及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 郭前爽,卓富彦,朱景全,陈庆华,朱凤,黄德超,杜永均. 2022

[8]褐带卷蛾茧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 罗旭初,刘丽,黄山春,阎伟,马子龙. 2017

[9]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及其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辛星,马子龙,覃伟权. 2010

[10]实蝇类昆虫生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龚治,曾秀丹,彭正强. 2018

[11]辐照对光肩星天牛交配能力的影响. 刘晓辉,李咏军,张书勇,王恩东,路大光. 2003

[12]二点委夜蛾的交配行为与产卵量. 王玉强,李立涛,刘磊,甘耀进,董志平,马继芳. 2011

[13]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研究. 申智慧,杨洪,袁瑞,张帆. 2011

[14]不同温度下东亚飞蝗交配及产卵行为. 王广君,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2011

[15]红铃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克隆、序列特征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许冬,王玲,丛胜波,王金涛,李文静,万鹏. 2018

[16]红铃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克隆、序列特征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许冬,王玲,丛胜波,王金涛,李文静,万鹏. 2018

[17]西花蓟马成虫昼间交配习性和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 李晓维,孙冉冉,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18]饥饿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消化酶活性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赵朝阳,周鑫,邴旭文,王桂芹. 2010

[19]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概述. 赵朝阳,周鑫,徐增洪,徐跑,戈贤平. 2009

[20]克氏原螯虾的食物选择性及其摄食节律. 徐增洪,周鑫,水燕.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