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鳜皮肤黏膜抗体产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霞

作者: 罗霞;潘厚军;巩华;石存斌;吴淑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鳜;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浸泡免疫;皮肤黏膜抗体;温度影响

期刊名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3-9159

年卷期: 2007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45-49

摘要: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不同水温下鳜经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全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后皮肤黏液中抗体,以研究抗体动态变化,揭示温度对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7.0~29.8℃水温(下称"较高温")下,鳜皮肤黏膜抗体滴度于第7天达到峰值211,而水温介于19.8~23.9℃(下称"较低温")时,抗体滴度于第11天达到峰值26,说明温度较高时,抗体形成快,峰值出现时间早,并且抗体滴度明显升高。另取不同温度下经上述疫苗浸泡免疫的鳜皮肤黏液,采用硫酸铵盐析、离心、浓缩等生物化学技术粗提鳜皮肤黏液中的免疫球蛋白,SDS-PAGE检测发现,较高水温下,高渗免疫组(加10 mg/mL食盐)鳜皮肤黏液蛋白中目标条带(72×103和29×103)深度较其他3个实验组(同温度下全菌组、较低水温下高渗及全菌组)有所增加,ELISA检测该组抗体效价为211。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鳜浸泡嗜水气单胞菌全菌疫苗后皮肤黏液抗体的变化. 罗霞,潘厚军,巩华,刘瑞明,石存斌,吴淑勤. 2007

[2]3种免疫途径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保护作用的影响. 刘雨果,潘厚军,石存斌,吴淑勤. 2011

[3]温度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的影响. 金继运,高广领,王泽良,张乃凤. 1992

[4]温度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冯炳灿,黄次伟,王焕弟,姚静,宋丽君. 1985

[5]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形成的影响. 弓惠芬,陈霈,王瑞,连梅力,夏志红,阎毅. 1984

[6]温度对棉蚜繁殖速度的影响. 潘启明,吴天赦,张林水. 1986

[7]山莨菪碱提高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鲫的效果. 时云朵,任燕,张德锋,付小哲,林强,李宁求,石存斌,吴淑勤. 2015

[8]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要点. 曾令兵. 2012

[9]嗜水气单胞菌重组β-hemA-ISCOMs对鳗鲡的浸泡免疫效果. 吴宗福,龚晖,陈红燕,杨金先,刘晓东,林天龙. 2007

[10]浸泡免疫中的抗原呈递及其佐剂研究进展. 巩华,胡军娜,任燕,赖迎迢,黄志斌. 2022

[11]渔用疫苗递送途径研究进展. 王荻,李绍戊,师东方,卢彤岩,罗添允. 2016

[12]我国水产疫苗浸泡免疫研究现状. 杨星,张美彦,张效平,商宝娣,李正友. 2017

[13]一种佐剂新材料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中的应用效果. 任燕,时云朵,石存斌,吴淑勤. 2018

[14]γ-氨基丁酸对鳜摄食和食欲的影响(英). 黄东,梁旭方,袁小琛,蔡文静,李艾璇,何珊,薛敏. 2017

[15]利用AFLP技术检测外源总DNA导入鲫的研究. 闫学春,栾培贤,何立川. 2018

[16]阳性养殖环境中鳜体内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消除规律. 李丽春,刘书贵,尹怡,郑光明,马丽莎,谢文平,戴晓欣,单奇,赵城. 2019

[17]上海市售鳜不同组织器官中总汞含量分布特征及食用安全性. 詹倩云,史永富,黄冬梅,韩峰,田良良,沈晓盛,于慧娟,蔡友琼. 2016

[18]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子代与亲本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王金龙,杨弘,吴婷婷. 2008

[19]鳜暴发性传染病病原研究. 吴淑勤,李新辉,潘厚军,黄志斌. 1997

[20]阳性饵料鱼投喂模式下孔雀石绿及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尹怡,白野,刘书贵,戴晓欣,陈昆慈,单奇,郑光明,朱新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