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富稀土沉积研究的若干问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霄宇

作者: 张霄宇;石学法;黄牧;滕国超;麻书畅;黄大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海富稀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载体矿物;富集机制;物质来源

期刊名称: 中国稀土学报

ISSN: 1000-4343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517-5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深海富稀土沉积是指稀土元素含量(包含Y)≥400×10~(-6)的一类深海沉积物,以中-重稀土富集、与钙十字沸石紧密共生而区别于其他深海沉积类型。深海富稀土沉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广泛分布,其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可达1000亿t,其中重稀土资源量约为325亿t,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系统总结深海富稀土沉积的调查研究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对其分布特征和规律、地球化学特征、载体矿物、富集机制、物质来源等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目前在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沉积物孔隙水对于稀土元素富集的作用;钙十字沸石等共生矿物的成矿指示意义。

分类号: P736.21

  • 相关文献

[1]镉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朋虎,赖瑞联,陈华,王义祥,翁伯琦. 2019

[2]植物中γ-氨基丁酸的代谢及富集机制. 王姗姗,刘小娇,胡赟,靳玉龙,白婷,朱明霞,张玉红. 2020

[3]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杨宝菊,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陈帅,黄鑫,荣坤波,马瑶. 2016

[4]台湾东部黑潮与邻近东海水中的钡及其对黑潮水入侵的指示. 刘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宁,李学刚,段丽琴. 2017

[5]西太平洋Kocebu海山铁锰结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刘凯,王珍岩. 2021

[6]珊瑚礁的成岩作用:来自南海永兴岛珊瑚礁的原位地球化学研究. 吴佳庆,刘刚,韩孝辉,赵彦彦,魏浩天,杨俊. 2021

[7]祁连与伊豆-小笠原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模型对比. 黄子航,肖媛媛. 2022

[8]湖南张家界典型植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李明德,吴海勇,吴小丹,彭德元. 2012

[9]渤海湾各形态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徐亚岩,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柏育材. 2011

[10]扬子东南缘"湘潭式"锰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刘莉萍,吴文昌,江祖州,贾永刚,宋国学,孙治雷. 2022

[11]冲绳海槽中部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分析. 张丹丹,曾志刚,殷学博. 2017

[12]西菲律宾海现代风尘物质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王薇,徐兆凯,冯旭光,蔡明江,陈红瑾,李铁刚. 2020

[13]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源分析. 窦衍光,陈晓辉,李军,蔡峰,温珍河,徐刚,邹亮. 2018

[14]华南沿岸大型河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对南海北部沉积物的贡献. 曹立,刘建国,何伟,MD Hafijur Rahaman Khan. 2018

[15]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内孔兹岩系沉积过程对石墨矿床成矿的控制. 马旭东,钟焱,陈雅丽,曲晓明. 2019

[16]末次冰消期(1.9万年)以来冲绳海槽中部黏土矿物来源及其环境响应. 田旭,胡邦琦,王飞飞,黄威,丁雪,宋维宇,徐方建. 2020

[17]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进展. 张青青,刘可禹,刘太勋,孙润平,孟阳. 2021

[18]冲绳海槽中南部不同环境表层沉积物质来源. 邹亮,窦衍光,陈晓辉,胡邦琦,林曦. 2021

[19]孟加拉湾中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谭龙,刘建国,黄云,Md Hafijur Rahaman Khan,徐政,刘升发,石学法. 2023

[20]不同生态条件下适宜牧草品种的选择、栽培、加工与利用. 张玉发.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