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军

作者: 徐军;石学法;刘升发;刘建兴;单新;董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敏感粒级;化学风化;高分辨率;东亚季风;泥质区;东海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进展

ISSN: 1671-6647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16-2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MZ05孔浅钻岩芯进行粒度、常微量元素、AMS~(14)C测年分析,获得2.90-1.80ka B.P.期间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综合分析MZ05孔地球化学元素比值(CIA,Rb/Sr)曲线发现沉积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2.90-2.70ka B.P.的增强期,2.64-2.35ka B.P.的减弱期和2.35-1.80ka B.P.的较弱期,反映该段时间内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MZ05孔的沉积物敏感粒级(1.2~22.1μm)平均粒径指示晚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波动频繁,呈现出3个各具特点的阶段:2.90-2.65ka B.P.属于中等频率波动的冬季风强盛期;2.64ka B.P.左右东亚冬季风由强转弱,2.60-2.35ka B.P.冬季风先减弱后增强;2.35-1.82ka B.P.为相对稳定的冬季风弱期。东亚冬季风的演化趋势在其他气候记录中也发现相应的降温证据,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响应。研究同时发现晚全新世研究区东亚冬、夏季风在百年尺度上呈现反相位关系。

分类号: P736.21

  • 相关文献

[1]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刘金庆,印萍,陈小英,曹志敏,王松涛,吴振,宋委. 2016

[2]有机地球化学在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陈立雷,刘健,王家生. 2019

[3]青岛近岸泥质区敏感粒级组分及对沉积记录的指示. 宋红瑛,刘金庆,马晓红,张勇,赵广涛. 2016

[4]日本海中部60ka以来的风尘沉积对西风环流演化的指示. 董智,石学法,葛晨东,邹建军,姚政权,GORBARENKO Sergey,王成龙,宗娴. 2017

[5]长江流域颗粒态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饶恩铭,任景玲,辛成林,张国玲. 2019

[6]闽北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风化特征及物源指示. 宁泽,张勇,林学辉,毕世普,胡刚,孔祥淮. 2020

[7]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晚更新世以来的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对物源的指示. 刘金庆,宋红瑛,印萍,张勇,曹志敏. 2018

[8]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 2022

[9]中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岩心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变对东亚季风的响应. 皮仲,李铁刚,南青云. 2016

[10]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影响的新证据. 姚嘉惠,肖林翔,苟萌萌,李超,连尔刚,杨守业. 2018

[11]西沙石岛末次冰期风成沉积序列新划分及其旋回特征. 赵强,许红. 2018

[12]东亚季风区近地面大气气溶胶中OCPs和PCBs纬度分布:以~7Be为参照系. 杨永亮,耿存珍,李勇,张干,史双昕,朱晓华,焦杏春,谭科艳,于寒青. 2014

[13]高分辨率三维海洋反射地震P-cable系统应用进展. 朱俊江,李三忠. 2017

[14]深拖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综述. 魏峥嵘,裴彦良,刘保华. 2020

[15]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在植物分子育种工作中的战略地位. 潘映红. 2009

[16]海洋短排列高分辨率地震拖缆沉放深度测试分析. 褚宏宪,梅赛,史慧杰,秦轲,孙军,方中华. 2020

[17]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芦山地震道路损毁快速评估. 刘三超,汤童,高懋芳,林月冠. 2014

[18]粮豆轮作遥感监测对卫星时空及谱段指标的需求分析. 刘佳,王利民,杨福刚,杨玲波,季富华. 2018

[19]基于滤波处理的地震散射波分离方法研究综述. 叶峻林,李桂花,丁仁伟,赵俐红,赵硕,孙世民. 2024

[20]用经验径流系数推算全球径流深度分布场. 梁书民,于智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