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和主季稻源库关系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校奇

作者: 邓启云;陈春光;龙世平;尹文雅;庄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再生稻;主季稻;源库特征

期刊名称: 亚热带农业研究

ISSN: 1673-0925

年卷期: 2009 年 5 卷 02 期

页码: 3-7

摘要: 对同期抽穗的再生稻与主季稻源库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库特性方面:再生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少于主季稻;再生稻的每穗粒数仅相当于主季稻的1/3-1/2。源特性方面:主季稻的LAI为再生稻的6-7倍;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流特性方面:再生稻成熟期单株总干重为主季稻的25%-35%;无论是主季稻还是再生稻,超级杂交稻组合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均高于对照汕优63;主季稻及再生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单株总干重呈正相关。源库关系方面:再生稻的粒叶比是主季稻的2-3倍;主季稻属增库增产型,而再生稻属源库互作型,且增源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邓启云,陈春光,庄文,武文. 2007

[2]准两优608一季加再生单产超15t/hm~2高产栽培技术. 欧阳红,赵湘群,李立志,康冬前. 2014

[3]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 彭既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 2010

[4]超级杂交稻Ⅱ优航2号再生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胡春花,孟卫东,陈健晓,符研,符策强,王效宁. 2013

[5]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头季稻-再生稻”示范表现及关键技术. 邓启长,李杰,邓启云. 2007

[6]超级杂交稻深两优5814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姚雄,段秀建,李经勇,文明,肖人鹏,张现伟,唐永群. 2016

[7]不同施氮水平对杂交水稻保持系源库特征的影响. 杨玲娟,张卫星,张伟贵,曾勇军,余姜,刘凯凯. 2014

[8]我国机插水稻群体研究进展. 陆江林,张文毅,吴崇友. 2013

[9]杂交中稻源库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高产组合的源库特征. 熊洪,朱永川,王贵雄. 2005

[10]冀西北半干旱补灌春玉米超高产源库特征研究. 吕爱枝,曹熙敏,章彦俊,丁成方,王晓波,王美云,赵明. 2011

[11]杂交中稻籽粒充实度与组合间着粒数的关系. 熊洪,朱永川,王贵雄. 2006

[12]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董明辉,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黄萌,朱赟德,赵步洪. 2013

[13]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功能. 萧浪涛,罗孝和,李合松,吴成春,康朵兰,史齐. 2007

[14]超级杂交稻培矮64S/E32根系特征初步观察分析. . 2002

[15]培矮64S/9311花遇标准研究. 廖翠猛,周宗岳,帅国元. 2000

[16]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研究概述. 邓应德,肖层林,张海清,张维亮. 2009

[17]播种期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米质影响的研究. 邹冬生,陆魁东,宋忠华,刘云开. 2005

[18]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杨春献,彭顺湘,向恒庭,宁文君,苏德润,张宏锦,邓小林. 2012

[19]不同用量缓释氮对超级稻节间长度和抗倒性的影响. 许凤英,马国辉,田小海,周游. 2011

[20]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两优1128超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张其茂,彭顺光,叶立涛,苏德润,邓小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