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挥发性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梦琪

作者: 王梦琪;朱荫;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香气;关键呈香成分;鉴定方法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9 年 23 期

页码: 341-34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研究表明,茶叶挥发性成分中存在少量关键呈香成分,对茶叶的香气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叶挥发性成分中这些关键呈香成分的研究进展,包括关键呈香成分的分析鉴定方法和主要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以及其他再加工茶(主要为花茶)中已经鉴定出的关键呈香成分的汇总分析,并探讨茶叶中关键呈香成分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茶叶风味品质化学基础理论,可为提升现代茶叶加工技术和开展茶叶香气品质定向调控等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清香"绿茶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王梦琪,朱荫,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2019

[2]茶叶香气成分以及香气形成的机理研究进展. 张超,卢艳,李冀新,黄卫宁,陈正行. 2005

[3]海南农垦红茶、绿茶品质分析研究. 张威,吴海江,马桂岑,张颖彬,柴云峰,陈利燕,周苏娟,刘新,鲁成银. 2018

[4]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银霞,黄建安,黄静,包小村,周凌云,李维,刘红艳,张曙光,刘仲华. 2020

[5]春茶上市,仔细挑. 江和源. 2006

[6]超高压处理对红碎茶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谭俊峰,郭丽,吕海鹏,彭群华,邵青,林智. 2008

[7]茶叶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段云裳,邹中伟,成浩,房婉萍. 2008

[8]茶叶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范杰文,罗一帆,凌彩金. 2013

[9]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固样方法对茶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李炫烨,陈思,刘毓婕,陈亮,俞晓敏,马建强. 2022

[10]不同季节和茶类的金萱品种茶叶香气成分分析. 赖幸菲,潘顺顺,李裕南,庞式,李振声,孙世利. 2015

[11]乌龙茶香气组分及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胡海涛,苗爱清. 2002

[12]茶叶香气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罗正飞,陈继伟,凌光云,王立波,罗琼先,李朝云. 2011

[13]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王力,林智,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2010

[14]丁醚脲和茚虫威不同施药浓度对茶鲜叶挥发物的影响. 李占杰,孔宝玉,韦航,梁启富. 2024

[15]加工工艺对绿茶关键呈香成分的影响. 尤秋爽,石亚丽,朱荫,杨高中,严寒,林智,吕海鹏. 2023

[16]惠明茶香气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 尤秋爽,刘建平,何卫中,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3

[17]景谷大白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呈香成分分析. 尤秋爽,黄亮,岳建冬,罗承章,陈学平,包金妹,曾文蓉,刘艳涛,龚敏,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3

[18]加工番茄游离小孢子单核期鉴定方法的研究. 刘湘萍,杜敏霞,赵彦,刘燕,王葆生,廉勇. 2014

[19]油菜抗(耐)菌核病两种鉴定方法的效果. 李风华. 2003

[20]小麦孢囊线虫病害发生规律、鉴定方法及防控策略综述. 黄忠勤,王波,周兴根,冯国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