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鹿茸全长转录组测序及鹿茸产量相关基因的挖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闵祥玉

作者: 闵祥玉;卫佳丽;许彪;刘汇涛;郑军军;王桂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全长转录组测序;产茸性状;功能基因;差异分析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24 年 55 卷 012 期

页码: 5549-55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获得梅花鹿鹿茸组织全长转录本和结构信息,并进一步挖掘出影响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功能基因。本研究采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6头2锯龄健康雄性东大梅花鹿,取其相同部位鹿茸组织。根据茸重将鹿茸分为高、低产两组,每组3个重复。利用PacBio Sequel平台以及Illumina平台分别对高、低产鹿茸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合高、低产两组二代测序技术,使用SUPPA、KOBOS-I、Cytoscape等工具对可变剪接、功能富集及Hub基因等预测分析。高、低产组测序分别获得有效插入片段36 074 385 bp和32 413 962 bp;转录因子注释显示高产组中bHLH家族转录本数量要高于TF_bZIP家族,低产组中则相反。高产鹿茸组共存在6 644个可变剪接事件,而低产鹿茸组则为7 626个可变剪接事件;经比对,COL1A1在多个融合基因中起主效作用;两组样品中共筛选出207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以及胆固醇代谢等通路;鉴定到11个Hub基因,分别是APOB、SH3GL2、SYT1、ANGPTL4、FGF21、CACNA1E、SERPINF2、CACNB4、KLK4、LRP2、KCNA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功能基因鉴定工作和分子育种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类号: S825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梅花鹿鲜茸重与茸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田雪琪,刘汇涛,房瑞新,范欢欢,李洋,邢秀梅. 2021

[2]煮炸和冷冻干燥对鹿茸中脂溶性成分及色差的影响. 侯召华,刘畅,任贵兴. 2017

[3]塔里木马鹿单倍型特性及其与产茸性状的关系. 苏莹,鞠贵春,邵元臣,刘松啸,周盼伊,邢秀梅. 2016

[4]基于转录组测序分离姜荷花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 刘建新,毛俐慧,许骅,陈海燕,蔡淑钰,吴丽元,沈淑瑜. 2022

[5]穿心莲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特性分析. 孙铭阳,徐世强,顾艳,梅瑜,周芳,李静宇,王继华. 2021

[6]不同地区种植的‘张杂谷6号’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李珊珊,张爱霞,王桂荣,邱风仓,张新仕,王慧军. 2012

[7]黔中10个树种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差异性研究. 姜霞,张喜,丁海兵. 2013

[8]5个糜子品种的形态指标差异分析. 王瑞云,刘晓欢,申鸽子,霍阿红,王玉州,王海岗,秦香. 2013

[9]河北省滨海平原农业区域性差异分析. 孙进群,闫立波,杨兰伟,孙世刚. 2010

[10]五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 申鸽子,王瑞云,杨武德,荣二花,杨珍平,杨进文,王爱萍,秦香. 2013

[11]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小麦IL群体抗旱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李晓宇,张灿军,吴少辉,高海涛,张学品. 2017

[12]不同地区、品种及养殖模式罗非鱼营养差异分析. 王煜坤,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黄卉,魏涯,高永清. 2018

[13]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主要工艺性状演进趋势分析. 赵勇,刘家勇,朱建荣,赵俊,赵丽萍,赵培方,姚丽,BURNER David M.,杨昆,昝逢刚. 2019

[14]不同着生部位辣木叶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高敏霞,王小安,叶新福,韦晓霞,周丹蓉,潘少霖,陈文光. 2017

[15]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王雪萍,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胜鹏. 2021

[16]河北省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的品质测定与综合评价. 张敬敬,李冰,高秀瑞,潘秀清,武彦荣. 2018

[17]中国不同海域养殖坛紫菜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杨少玲,戚勃,杨贤庆,林婉玲,邓建朝,吴燕燕,马海霞,荣辉. 2019

[18]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 李洪亮,孙玉友,柴永山,魏才强,解忠,刘丹,程杜娟,刘春光,徐德海. 2018

[19]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张哲,陈青,梁晓,伍春玲,陈谦,张银东. 2020

[20]潮土小麦和玉米Olsen-P农学阈值及其差异分析. 郭斗斗,黄绍敏,张水清,张珂珂,宋晓.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