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野生黑木耳菌株的驯化栽培及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海洋

作者: 于海洋;盛春鸽;史磊;王金贺;张鹏;王延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木耳;野生菌株;种质资源;栽培性状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4 年 014 期

页码: 123-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采自黑龙江省内的5株野生黑木耳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液体培养、区域栽培测产试验等方法对黑木耳驯化及评价,研究了5株野生黑木耳菌株驯化条件、耳片形态、产量和生育期等性状,以期筛选出有潜力作为适合当地栽培的黑木耳菌株。结果表明:5株野生黑木耳菌株均可驯化出菇,各菌株在耳片形态、产量和生育期等性状上均存在差异,与对照菌株相比,mn148、mn150、mn29具有较高的生物量,ms36、mn150-1具有较多的色素分泌。菌株mn150为无筋品种,mn150-1、ms1、ms36为半筋品种,mn148和mn29为多筋品种。mn150、mn150-1具有较高的产量,有潜力作为适合当地栽培的黑木耳菌株,这5株野生材料为黑木耳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资源。

分类号: S646.6

  • 相关文献

[1]黑木耳野生及栽培菌株对重金属Cd的耐受与富集. 柴红梅,汪禄祥,和丽忠,赵静,黎其万,赵永昌. 2013

[2]稻瘟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研究——逐代诱导菌株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的比较. 沈瑛,梁天锡,朱培良,赵新华,袁筱萍,毛立新,张大羽. 1993

[3]广西百色云耳野生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圣进,陈雪凤,王灿琴,吴小建,韦仕岩,蓝桃菊. 2018

[4]一株野生金福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韦仕岩,吴圣进,汪茜,覃晓娟,黄日保. 2014

[5]双孢蘑菇野生种质杂交育种研究Ⅰ. 廖剑华. 2013

[6]5个野生云耳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韦仕岩,吴圣进,陈雪凤,蓝桃菊,吴小建. 2018

[7]一株疑似野生大白口蘑的鉴定及菌丝培养基筛选. 李文豪,刘明,康林芝,肖自添,何焕清,徐江,胡婷婷,刘主. 2019

[8]四株野生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黄春燕,杨鹏,万鲁长,张海兰,李瑾,宫志远. 2017

[9]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别羊布鲁氏菌疫苗株和野生菌株. 王建东,马吉锋,梁小军. 2017

[10]5个野生云耳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韦仕岩,吴圣进,陈雪凤,蓝桃菊,吴小建. 2018

[11]部分中国野生双孢蘑菇的DNA鉴定和遗传分析. 蔡志欣,陈美元,廖剑华,蔡丹凤,李洪荣,郭仲杰,王泽生. 2011

[12]6个灵芝菌株的栽培特性比较. 罗莹,张志军,李淑芳,刘连强. 2012

[13]六株灵芝菌株的比较试验. 罗莹,张志军,李淑芳,刘连强. 2012

[14]9个引种鲜食葡萄品种的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表现. 梁世弦,唐桓伟,白扬,成果,甘振烁,陆媚,马广仁,莫涔涔,刘志忠,王博,陈孚仪. 2018

[15]珊瑚状猴头不同出菇方式比较试验. 赵敬聪,王振利,刘孝利,万鲁长. 2019

[16]5个无核葡萄品种在吐鲁番地区的栽培性状及制干特性分析. 薛锋,潘绪兵,魏登攀,刘秀海,范国元,户金鸽,赵荣华,蔡军社,谢辉,白世践. 2023

[17]贝尔格莱德灵芝人工驯化栽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李开本,陈体强,林衍亻全,林兴生,张芸,兰良程,麦克·尼克西奇. 2004

[18]金萱乌龙茶品种的栽培性状及利用. 黄国滋,赖兆祥,何玉媚,庞式,赵超艺. 2008

[19]橡胶树新型种植材料栽培试验初报. 张健珍,张浩,蔡裕行,李勇强,高记怀. 2003

[20]罐桃新品种介绍之一“罐桃5号”黄桃中型试验报告. 宋瑜,朱玉萍,沈裕生,徐子明,杨子玉,孙玉华,郝胜利. 198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